我们在演讲稿中使用恰当的比喻和隐喻,能够增加演讲的艺术性,准备演讲稿是可以帮助我们提示演讲的时间的,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赞中国精神演讲稿7篇,供大家参考。
赞中国精神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年度之星”是被人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的顾方舟先生。
诚然,另两位人物各有千秋。我们歌颂许其凤高瞻远瞩,为国考虑,弥补研究短板,突破技术封锁;我们赞扬毛蔚放弃高薪,毅然回国,开创芯片量产,不忘报国初心。但是,在我看来,顾方舟更值得这份荣誉。他舟车劳顿,举家搬迁;他以身试药,牺牲小我;他潜心科研,积极探索——在他身上,更好地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的内核。因此,顾方舟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年度之星”。同时,他也激励着我们要勇踏拓荒之旅,去绽放奉献之花。
他勇踏拓荒之旅,折射出中国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璀璨光辉。当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开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当脊髓灰质炎将无数患儿的一生褪为灰色,多少悲剧促使他下定决心,研制疫苗,击败病魔。北宋文坛泰斗苏轼曾言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此言信然。顾方舟在漫漫修远的荒芜中上下求索,在一片空白的科研背景下艰难地迈出一步又一步,终于实现全国“无脊髓灰质炎”之梦,他用小小的一颗糖丸,守护了中国儿童未来。
他催绽奉献之花,勾勒出中国精神舍小为大、报效祖国的宏伟蓝图。为了更接近实验用的猴子,顾方舟带着老母稚子搬到昆明的山中;为了测试疫苗的免疫效果,他把第一颗糖丸喂给了自己不满周岁的儿子。我一直十分敬仰陶行知的一句话:“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君可见“氢弹之父”于敏,埋头奉献三十载,大国重器显威风;君可见“时代楷模”张桂梅,投身支教并改写山区命运,一生清贫却成为精神高标。“身当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正是因为有这些无私奉献、默默牺牲的身影,才丰富了我们的中国精神、撑起了我们的中国脊梁。
许其凤走在时代前沿,以一己之力为国家军队铺路,他的前瞻性和大局观值得赞扬;毛蔚作为“世界第一才女”,将在国外学到的知识用在建设祖国上,她的纯洁初心令人叹服。但平凡如我们,可能做不到像许其凤先生那样去预测未来国际局势,我们也没有毛蔚那样超出常人的天才智商,我想,我们可以学习顾方舟勇于踏上拓荒之旅的魄力,学习顾方舟浇灌奉献之花的坚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是的,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让我们以拓荒精神为垂天之羽,以奉献精神为飞云之楫,如此,定能传承中国之精神,璀璨明日之星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赞中国精神演讲稿篇2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三、二、一,点火!”一声令下,神舟十四号运载火箭婉如像一条巨龙,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梦想,从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飞向神秘而深邃的宇宙。这一刻,这三位航天英雄的名字,已经永远记在了我的心里。
当我们为这次飞行的成功欢呼、激动、庆祝的时候,谁能想到他们在成功的路上流了多少汗水?他们每天都要在失重状态下刻苦训练,还要在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环境中接受考验...但他们并不抱太大期望,每次培训的结果都挺好的。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和每一个中国人赋予他们的厚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感谢那些在工作岗位上日夜奋战,为这次飞行的圆满成功做出无私贡献的科学家们。如果不通宵工作,不吃饭不睡觉,那谁来设计火箭,研究它的性能?更别说发射火箭了。其实某种程度上,你们也是太空英雄!是的,你把荣誉给了别人,把辛苦留给了自己。是的,你们永远默默无闻,但你们为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了你们的大英雄!
这些人和三名宇航员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感到自豪的一群人。正是因为他们发扬了团结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因为中国有这样的一群人,中国才会大踏步前进,国家的事业才会像火箭一样腾飞,祖国才会更加繁荣昌盛。他们是更多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这些,他们的名字不仅会在我心中,更会深深的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赞中国精神演讲稿篇3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赞中国精神演讲稿篇4
当朱婷最后一个重扣打手出界,中国女排奇迹般地战胜了对手,东道主、卫冕冠军、第一夺冠热门巴西女排,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重新唤醒了国人的热血和情感。刹那间,女排精神再次横扫各大媒体,成为了今日体坛的头版头条。但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全部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
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教练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体育一度陷入低谷,虽然其间中国女排曾经夺冠,但和数十年前相比,中国女排身上的信念和决心已慢慢飘散。如今,中国女排面对坚不可摧的对手,她们再次展现出了动人心魄的女排精神,让国人振奋不已,泪流满面。
赞中国精神演讲稿篇5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四分之一决赛,中国队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以3比2逆转战胜卫冕冠军巴西队,时隔8年,再度晋级奥运会四强。电视镜头里,女排姑娘们簇拥欢呼;万里之外,经历了“过山车”的中国观众无不赞叹——又见女排精神!
与巴西女排的比赛,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遭遇战”。过往战绩上,中国女排对巴西女排曾有过18连败的尴尬,过去在奥运赛场上的四次交手也是悉数败阵;本届奥运会,与小组赛以5个3∶0轻松锁定a组头名的巴西队相比,b组的中国队首场苦战荷兰即告负,又接连输给塞尔维亚、美国,跌跌撞撞地小组出线后,马上面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苦主”,艰难异常。而昨天的比赛进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决胜局,比分交替咬住,加上主场巴西球迷并不友好的嘘声,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好在第一局大比分落败的姑娘们最终顶住压力,带来了惊喜。
她们有理由雀跃,观众有理由感动,因为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困难时没有放弃,在争议时没有迷失,于绝境中激发潜能。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足以让那些认为“现在就这个水平”者汗颜。
作为我国三大球中唯一一个拿到冠军奖杯的队伍,女排从不缺少这种拼搏精神,也一次又一次带给国人感动。翻开历史,中国女排自1981年夺得首个世界杯冠军到去年世界杯再度封王,从上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到本世纪初的再度中兴,期间虽然多次历经波折,但总能在陷入低谷后回归正途而崛起,用实力和汗水延续神话。
作为体育单项中参与度、普及度最高,也是影响力最大的项目,“三大球”始终是国人的“痛点”,尤其是近几届奥运会,男排男足缺席、男篮女篮连败,女足差强人意。唯独女排,总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在关键时刻屹立不倒。
在精神的继承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创新。正如所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之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发展体育运动同样如此。接手女排后,郎平就针对中国和世界女排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大国家队”的概念,即每次集训总是有20多人,每个位置总是保持三到四个人在竞争。队伍扩大后,针对不同的比赛安排不同的阵容,承担不同的任务,不过分强调成绩。此外,新女排还扩大了教练队伍,引入了国际化的专业团队。这些都是对运动规律的把握和尊重。
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见证女排精神的强大。2014年女排世锦赛后,曾有过新时代还要不要重提女排精神的讨论,理由是当年以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女排精神是特殊年代的产物。毋庸置疑,今天年轻一代的运动员,身处与上世纪80年代初截然不同的大环境;奔向体育强国目标的中国人,在“唯金牌论”逐渐散去光环的今天已不会用一场比赛输赢来定义成败。但正如郎平赛后所说:“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要看到这些队员努力的过程。”因此,在强调要放松心态的同时,每个运动员同样不能忘记的是,作为一名国家队运动员,展现的是一种风貌。“我们已无路可退,就是把技术水平、精神面貌打出来,不要后悔,什么结果都能接受。”这是一种态度。
时代虽然不同,但女排精神没有褪色,反而愈加闪光。35年来,女排精神总是与这个国家每个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女排的顽强拼搏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无论比分怎么样,大家从来没有放弃过。”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将为他们的梦想继续拼搏;而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人,同样需要一代代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女排精神,既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前行力量,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砥砺前进。
赞中国精神演讲稿篇6
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其实毫不过分。且不说她幅员之辽阔、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辉煌,单是新中国50余年来的成就,就足以折人之心:?
我们只用了20多年就走完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发展上用了半个世纪才走完的道路;我们用别人无法想像的时间和条件完成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开发;我们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制造出汽车、飞机、轮船,从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工业;如今,我们自己的祖国强大,兴盛,能屹立于世界东方,是美好的愿望。然而以上的种种却显然有些虚骄之气和浮躁心态。翻开中国的近代史,可以发现,中国的整部近代史实际上是饱受外来侵略和威胁,人民奋起反抗的血泪史。一个被侵略被压迫的民族,为了伸张正义,维护自身的人生权与民族尊严,高喊民族精神,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无疑是进步的表现。改革开放后,我们更面临许多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万众一心,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弘扬爱国主义更是值得提倡。
这一切,缘于一种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缘于一种绵延数千年而沉淀于中国人民血液中的巨大神力——中国精神!
那么,什么是中国精神呢?是愚公移山式的奋斗精神,还是羿射九日的拼搏精神?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不屈精神,还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应该说,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然而,笔者以为,中国精神更为重要的体现还是那存在于国人深处的忧患意识。《易传》之中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条命题也许可以为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中国精神作一个大致的概括。
中国曾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自古就战乱频繁。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需要一种精神的支持。她的子民至少要团结、坚强、拼搏和爱憎分明,——这些素质绝不能少,否则只靠众多的人民,如何能界民族之林屹立不倒呢!而只有中国精神,则使得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得以存在、延续、发展。到了近现代,作为中国精神之主导的忧患意识,更成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们拯救国家、救亡图存的强大精神支柱。以拯国救民为己任的林则徐面对着洋人的欺凌和政府的腐败,用他忧国忧民的赤胆诚心抒写了中国人不甘屈辱的壮歌。弃医从政、弃医从文的孙中山和鲁迅都以其传奇色彩的经历定格成了中华绝唱。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振兴祖国体育事业,更有多少体育健儿努力拼搏,汗洒赛场,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又有多少优秀儿女兢兢业业,奉献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从而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多少海外游子毅然抛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学成归来,甘愿与祖国母亲同甘共苦,把自己的激情与才智贡献给祖国……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精神表现了不同的形式和各异的内容。然而,其本质却只有一个:为了中国的腾飞、为了中国人的中国!其心可鉴,其志可钦!?
海不辞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方能就其高,随着世界进入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我们要逐步树立一种世界人的思想,以兼容并蓄的中国精神看待世界,融入世界,而不仅仅以中国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在寻找民族归属感和民族精神的同时,别忘了把自己融入在世界的坐标上,让中国精神与之相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各种先进文化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贡献!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无疑成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赖以强大昌盛的内在动力,作为中华文化赖以光大辉煌的民族灵魂,作为始终支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为民族救亡和振兴奋斗不息的坚强意志。她,才是中华民族的铁的脊梁!
赞中国精神演讲稿篇7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的赛场上,以3比1的比分成功击败小组赛首个对手荷兰女排。奥运女排比赛首场战役,中国女排曾以2比3的比分不敌去年的欧锦赛亚军荷兰队。但此役,中国女排没有给对方太多机会,全场比赛堪称波澜不惊,较之四分之一决赛女排姑娘们3比2惊险战胜东道主巴西队,半决赛的过程显得更为稳妥。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度挺近奥运会的决赛,着实令人振奋。尽管决赛的结果任何人都难以预料,但打到目前为止,女排姑娘们、郎平指导已经给了全体排球迷足够的惊喜,老女排那种敢打硬仗、永不放弃的精神,在这一届女排身上再度呈现。甚至我们可以说,在里约奥运中国代表团总体上遭遇较大挑战和挫折的背景下,女排的表现更加让人觉得珍贵。
本次奥运会开始之前,舆论对于女排的期待并没有太高。2015年,在女排世界杯总决赛上,中国队以10胜1负的成绩拿到了久违的世界冠军。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开始算起,11年后,中国女排才再度登顶。不过,世界杯的赛程是单循环联赛制,而不是奥运会比赛这样的赛制,相对于循环赛制,杯赛制更具偶然性,也更加考验队员的心理素质。此外,去年的世界杯赛事也仅仅作为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的积分赛,冠亚军可以直通里约。从比赛的层级来看,自然比奥运会赛事弱了不少。
果然,小组赛开打之后,中国队面临的挑战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首战不敌荷兰女排,次战力擒欧洲传统劲旅意大利队,之后虽然横扫了波多黎各,但却接连输给了塞尔维亚和美国两队,最终仅以小组第四的成绩晋级八强。由于小组赛成绩低迷,很多人并不看好中国女排,尤其是要面对实力强劲的东道主巴西队,更加让人绝望。在女排姑娘们奇迹般地以3比2逆转巴西之前,中国女排从未在奥运会上战胜过巴西,不过最终我们都知道,这一尴尬的纪录最终作古于巴西本土。用最近流行的话来说,全靠女排姑娘们的“洪荒之力。
斩巴西、擒荷兰,这两场比赛都赢得堪称荡气回肠。主攻手朱婷展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在每次重扣得分之后,都能激起国人们内心深处的力量;而每一位女排姑娘在关键时刻“稳得住”,面对绝境决不放弃的精神,也通过电视画面印入亿万球迷心中。里约奥运有太多的“意外”,游泳队陷入了口水仗,体操队几乎全军覆没,拳击、蹦床、田径等项目遭遇“裁判事件”,羽毛球、跳水、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下滑,这一系列的意外事件,让很多人对里约奥运感到不可理解。但女排姑娘们则一如既往,她们不挑衅、不高调,没有绯闻,只专注比赛本身,最终展现给我们的实力和精神气质,也让很多老女排的观众为之落泪。
除此之外,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郎平指导。作为上世纪80年代女排“五连冠”伟业的重要缔造者,她在退役后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他人的道路。她先学英语,再自费赴美留学,之后又先后带领意大利、希腊的女排俱乐部,以及美国女排国家队取得骄人战绩。1995年,郎平接手了落入低谷的中国女排,1996年的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女排姑娘们奇迹般地拿到了银牌。2013年,中国女排再次被挤出世界前四,郎平再度执掌教鞭,又带领中国女排走上世界顶尖队伍行列。可以说,郎平用自己不平凡的经历,吸收了全球化时代的排球执教经验,并两次力挽低谷中的中国女排于狂澜。女排的胜利属于中国,属于郎平,也属于这个全球共融的时代。
到目前为止,仅仅从金牌和奖牌成绩来看,里约奥运上中国代表团的表现算不上惊艳。但里约奥运却在某种意义上勾画了人们心中另一幅奥运场景:除却金牌之争,还有团队精神气质的展现,个人奇迹的书写,以及运动员真性情的流露。奥运金牌当然要争,但带着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去比赛,本身就是极为迷人的。胜败乃兵家常事,拼尽全力的同时,享受每一场比赛、每一次竞技,我们相信这是真正的女排精神,也是伟大的奥运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