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范文网 >总结报告

初一《春》教案推荐7篇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特点,要是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更多,教案中应设置开放性问题,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初一《春》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初一《春》教案推荐7篇

初一《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发展、升华的线索;发现、理解作者对北大的评价;品味思考文中抒写北大对自己的巨大影响的精彩语句。

过程方法目标: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和富于变化的语言,想一想有些话要是平平实实地说该怎么说,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说的,多读几遍,就会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目标:

知识的海洋,教育的启迪,使人的心灵海阔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边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自信,积极进取的好学精神。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3、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者适当点拨、指导。

知识准备:

预习本课字词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达标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青春时节,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青春时节,思维活跃,敢于创新,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十三、四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你准备怎样度过这一段青春时光?(学生交流)是的,只有知识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焕发绚丽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辉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少年大学生田晓菲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一篇文章《十三岁的际遇》(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介作者:

田晓菲,五六岁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在初中时出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的她被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后来她又出国留学。

三、揭示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

四、整体感知课文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此文是她多大年龄时写的?写了什么年龄的什么事情?

2、重点写哪个年龄阶段的事情?

3、北大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是莘莘学子向往的殿堂,北大的什么给“我”的影响最大?什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

4、“我”是怎样评价北大的?请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试用一句话概括。(四人小组讨论)

5、找出文中的两节诗读一读,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

(二)师生合作解疑;教师相机板书

五、学习课文第6----9节,思考;

1、入学之初,她有一句雄壮的誓言,你知道吗?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思想?

2、她看到图书馆有那么多书,心里怎么想的?回忆起一件在什么地方的什么往事?

3、北大的什么为她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对她的影响是什么?

六、学习课文第10----12段,思考:

她喜欢北大的哪些人,她看到了什么?

七、课堂小结:对照板书,师生合作理清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

7岁

初知北大

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

向??

10岁

初见北大

固执地扭过头

自信

13岁

进入北大

没想到这么快

自信

16岁

感悟北大

不胜凉意

茫然若失

北大图书馆

开始近乎绝望————渐渐地变得愉悦、安详————后来渴望飞翔—————回报母校

“我”与北大————无法分割的血肉相连。

略写: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

详写:两年学习生活中的感受

七、作业设计

1、抄写字词

2、摘录文中精彩语句,说说妙在何处?

3、摘抄田晓菲的《露》

八、板书设计(略)

《十三岁的际遇》家庭作业

1.下列字的笔画正确的一项是()

a.乘 9画b.第 12画c.键 13画d.插 11画

2.选择短文中“相依为命”的正确解释()

a.相互依靠,听天由命。b.相互依靠,维持生活。

c.相互依从,维持生活。d.相互依念,维持生命。

3.选出短文的中心思想( )

a.说明溺爱青少年一代,反而害了青少年一代。

b.说明光读书不做家务事,反而害了自己。

c.赞美豆豆勤奋学习的美好品德。

d.歌颂姐弟相依为命的深厚情谊。

4.短文中姐姐“茫然不知所措”的“茫然”在文中最准确的含义是()

a.不懂得弟弟为什么从大学跑了回来。

b.不懂得弟弟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怎样回答弟弟的话。

c.不懂得自己爱弟弟为什么反而害了弟弟,不知今后怎么办。

d.不知今后怎样在生活上继续关心、照顾弟弟。

5.短文中为什么把开、关收录机的事写得详细( )

a.这件事生动有趣,所以详写。

b.这件事能表现姐弟情谊深厚,所以详写。

c.这件事能表现姐姐溺爱弟弟,所以详写。

d.这件事能反映弟弟集中注意力学习,所以详写。

《十三岁的际遇》课后练习

1.学生交流,合作归纳:①排比句(略)好处:

②比喻句(略)好处:

③拟人句(略)好处:

2.联想造句:

①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

自从________________就不再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再是______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我渴望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写作技巧:

1.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

(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的感情。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

五、真情告白: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

初一《春》教案篇2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这个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一年来,我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工作。

一、语文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了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我在备课中,根据大纲要求,从班级的特点出发,着重突破教学难点,抓住教学重点,创设种种情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切从学生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务必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大面积铺开,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我赋予教师真诚的爱,暗中给他们鼓励,扬其所长,让他们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结对子”,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他们共同进步,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也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在不断提倡课程改革的今天,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喜欢以及老师们的肯定。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也许不难,但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很难了。根据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我努力做到了两个字:“爱”和“严”,这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1、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到严中有爱。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

2、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要善于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学生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我想,只要付出努力,学生是能够接受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你、信赖你,也就愿意把心事倾诉给你,那样的话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3、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做好工作的保障。

学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对于我们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有着一定的帮助和促进。面对孩子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我和家长会积极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使学生、老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为共同的目标去努力。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初一《春》教案篇3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不知道没关系,大家记住下一句名言就好:“世界上不是缺少数学,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李老师语录”,那这个著名的李老师是谁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要太惊讶,想要签名的下课来找我就行。

好,那我们接下来就用发现数学的眼睛来看一看,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都有哪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水杯,篮球,冰激凌,金字塔,黑板擦。分别对应圆柱,球,圆锥,棱锥,棱柱。其中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棱柱。

好了,几何体我们都了解了,面对这些杂乱无章的几何体是不是感觉很乱,接下来我们就给几何体分分类:

一、常见几何体分类

1、 按照柱、锥、球分类

圆柱

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球 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锥圆锥

棱锥

2、 按照有无顶点分类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3、 按照有无曲面分类

二、棱柱(直)

1、 基本概念

(1)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2) 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 特征

(1)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

(2) 棱柱的上下底面完全相同且都是多边形。

(3) 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4)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3、 分类

按照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类,底面几边形就是几棱柱。

三、图形的构成元素

点:线与线橡胶的地方就是点。

1 线: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就是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

2、联系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

一、正方体的展开图(11种)

1-4-1型:(6种)

2-3-1型(3种)

2-2-2型(1种)

3-3型(

1种)

二、正方体的折叠

展开图中不出现一字型、田字形、凹字形,2-4型,若有此形状的展开图则折不成正方体。

三、总结规律:

一线不过四,

田凹应弃之;

相间、z端是对面,

间二、拐角邻面知。

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

三、截一个几何体

一、正方体的`截面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可能出现的:锐角三角型、等边、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矩形、非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非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五边形、六边形、正六边形

不可能出现: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正五边形、七边形或更多边形

二、常见几何体截面

四、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一、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二、联系

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

三、画法

一看,二画,三查(尺寸,虚实)

初一《春》教案篇4

教材分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重点难点

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风景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怀,大家的童年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

同学讲的很好。的确是,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我们陪童年鲁迅走过了充满童趣的生活,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儿时乡村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二、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不惮dàn潺潺chán凫水fú撺掇cuān duo踱duó颇pō

怠慢dài吁气xū宛转wǎn絮叨xù dāo磕kē楫jí

归省xǐng行辈háng舀水yǎo蕴藻yùn zǎo伊yī篙gāo

初一《春》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与含蓄而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飞来的花瓣》。

2、感受弱起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强弱起伏。

3、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及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中步入教室)

师:这首歌都会唱吗?一起唱一唱。

在这首歌曲中你回忆起了曾经教过你的哪一位老师?以及这位老师感人的真实故事?并请你说一说。

今天就让我们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学唱另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2、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整体感受作品的意境。思考:

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并回答。

3、再次听录音,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4、学唱歌曲:

(1)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朗读。

(2)听录音轻声跟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去演唱。

(3)视唱歌谱,提醒学生边唱边打拍子,注意强调弱起节奏。

(4)请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渐强渐弱的处理并体会对作品情感的作用。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注意引导学生用歌唱的情绪、感觉去演唱。

6、学生小组合作,对歌曲进一步艺术处理。

7、小组进行展示演唱,师生评价。

三、课堂拓展:

用自己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知心的话想要对老师说吗?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刻,除了这首歌曲,你还会演唱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吗?或者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吗?

1、学生讨论准备。

2、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上台展示。

3、生生互价,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或收获

初一《春》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识记、积累生字生词。

2。熟读课文,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3。理解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理解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预习作业

1。摘抄文中的生字生词并解释。

2。熟读课文,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3。用不同符号划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

二、关于刘伯承

(学生举手介绍,教师补充概括。投影)

《智惩恶少》同步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刘基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爪牙()恶少()好胜()应战()喝彩()圈套()撵拢()()怪哉()

3、选字填空。

(钓钩)___鱼自(恃持)___(竞竟)___争

挑(畔衅)___架(势式)___(饶侥)___幸

4、解释下列词语。

逞强好胜:

稳操胜券:

手疾眼快:

恼羞成怒:

不堪其辱:

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性情的_____ 。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____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______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_机器设备。

《智惩恶少》学案练习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刘基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爪牙()恶少()好胜()应战()

喝彩()圈套()撵拢()()怪哉()

3、选字填空。

(钓钩)__ _鱼自(恃持)__ _(竞竟)_ __争

挑(畔衅)__ _架(势式)__ _(饶侥)__ _幸

4、解释下列词语。

逞强好胜:稳操胜券:

手疾眼快:恼羞成怒:

不堪其辱:

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性情的_____ 。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____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是天下最______的,但是它却能摧毁世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_机器

初一《春》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3)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教学难点: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⑴了解作者于漪

⑵收集整理文中的生字词及重要词汇

⑶收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名句,背诵课文中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查一查)

(1)学生展示其收集的作者有关资料。

(2)读准字音,积累词汇。

三、整体感知(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思考下列问题:

(1)题目中的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3)概括于漪老师“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几件事,这些往事对于“我”的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

四、探寻作者写作思路:(想一想)

(1)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2)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好在何处?

(3)文章中,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无论是看一幅画,读一本书,还是听一堂课,登一座楼,都写得有声有色,文情并茂。你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得到了哪些有助于你成长的启示?

五、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一齐诵读第六节.

六、课后作业

1、学生收集文中出现的古诗文并了解大意。

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随堂反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下列词语中共有五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改正的字写在横线上。

狼狈逃蹿

风云变换

津津有味

走头无路

红紫芳菲

五彩纷承

油然而生

谈笑风声

3.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下列诗句。(只排序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17春少先队工作总结模板7篇

2024春班主任工作总结模板7篇

赞颂春演讲稿7篇

一波三折春晚小品观后感7篇

18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最新7篇

2024春班主任工作总结精选7篇

小班春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模板7篇

关于孝的初一演讲稿最新7篇

蝌蚪教案推荐8篇

爱国教育教案推荐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866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