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范文网 >总结报告

小班游戏律动教案5篇

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通过准备好教案,我们可以提前规划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使课堂更加连贯和流畅,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游戏律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游戏律动教案5篇

小班游戏律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通过游戏产生对音乐活动的爱好。

活动准备:

高人矮人图片、磁带、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小朋友为客人老师表演歌曲《小花、小树》。通过小树长高了引出主题。

二、进行部分:

1、教师出视高人矮人图片引起幼儿爱好。“图片上是谁,有几个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礼物,一会儿老师就帮他们把礼物送给你们。”

2、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天天都要一起到树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们来到树林时发现以前散步时的音乐被换了,他们不知道哪一段音乐是高人散步时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时用的音乐。小朋友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3、初步分析高低音。“我们这里有他们散步时的音乐,仔细听听现在是谁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细听听这是谁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声音很高,矮人走路的声音很低。”

4、幼儿和老师共同来创编高人与矮人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高人矮人走路。”

5、教师为小朋友发礼物――铃鼓。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安顺时针方向,听音乐学高人矮人走路,边走边拍打铃鼓。

三、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非凡兴奋他们想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跳健康操,你们愿不愿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游戏律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2、鼓励幼儿边唱边根据词意自由动作。

3、鼓励幼儿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欢乐。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儿歌音乐;操作卡片《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愿望用积木搭好一个“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t:“看!谁来了?她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呢!”(教师出示布娃娃,让幼儿抱抱、亲亲她)

t:“今天布娃娃要上幼儿园了!”(教师带幼儿来到用积木搭的幼儿园)

t:“你们看,布娃娃在干什么啊?”(教师让布娃娃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幼儿能说出布娃娃上幼儿园很高兴)

2、学新歌

t:“听!”(教师边用布娃娃边示范演唱歌曲)

t:“布娃娃高兴的唱起了歌!都唱了什么?”(教师带领幼儿根据伴奏说歌词)

t:“那我们和布娃娃一起来唱歌吧!”(教师用布娃娃演示带领幼儿用琴声歌唱,学会一句一句演唱歌曲,听教师的演唱,教师放慢演唱的速度,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t:“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幼儿随教师的琴声演唱一遍)

3、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

t:“爸妈妈都是怎样上班的呢?”(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其他歌词也同样的方法)

t:“我们一起上幼儿园吧!“(教师综合幼儿的动作,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t:“你上幼儿园的时候最想和谁一起去啊?”(教师引导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

t:“那你们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那你们应该对好朋友怎么说呢?”“(教师鼓励幼儿主动邀请朋友,和朋友一起演唱,并为同伴进行喝彩,在学会结伴表演后,鼓励幼儿邀请没有朋友的幼儿,并一起表演)

4、复习歌曲

幼儿能随教师的琴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小班游戏律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伴随音乐玩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喜欢参与音乐游戏活动。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洗手》

2、经验准备:日常活动中已熟悉音乐,懂得正确洗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经验导入。

师: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平常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引导幼儿回忆洗手的方法并用动作表示)

2、熟悉歌曲《洗手》

(1)完整倾听歌曲。

师:歌曲里唱了什么?小朋友们是怎样洗手的?(了解音乐内容)

(2)听音乐做肢体律动。(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拍手感应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3)钢琴弹奏,跟随教师唱歌。

3、探索游戏动作。

(1)根据歌词内容逐句探索游戏动作。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引导幼儿回忆生活,模仿动作,教师提升、示范,钢琴跟进练习)

(2)教师完整示范,做律动游戏,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学习律动。(提醒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4、游戏:洗手。

(1)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第一遍:全体幼儿伴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第二遍:有个别幼儿检查)

(2)全体幼儿做成圆圈,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注意提醒幼儿伴唱)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进行游戏。(注意随时评价)

活动反思

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是本活动的亮点,洗手,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感知以及生活经验,当我们的孩子通过音乐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洗手的细节通过律动表现出来,对于他们来说,不单单是乐曲的本身,还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在其中,当我们的孩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讲卫生很重要,当我们孩子,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洗手美的表达,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在一个富有情节性地环境中得以升华。

小班游戏律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帮助幼儿了解西瓜的生长过程。

活动重点

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

歌表演《种瓜》。

活动准备:

1、西瓜节奏图

2、关于"西瓜"的谜语一个

3、钢琴,音乐《种瓜》、《劳动最光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劳动最光荣》做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发声练习:和劳动有关的词"啦"、"唻"等进行发声。

3、节奏练习:出示西瓜节奏图进行节奏练习。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猜谜语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着是绿色,吃到嘴里是红色,吐出来时是黑色"打一种水果名称。(教师小结对了是"西瓜"。)

(2)师:西瓜真好吃,你们想来种瓜吗?看小朋友是怎么种瓜的。

2、播放课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引导归纳歌词:

我在墙根下种了一颗瓜天天来浇水,天天来看它发了芽,开了花,结了个大西瓜。

大西瓜呀,大西瓜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

3、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歌曲的名字叫《种瓜》)。

(2)教师弹唱歌曲一遍,幼儿再次欣赏,提醒幼儿注意认真地唱出附点。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提问:种出来的西瓜怎样呀?(幼儿回答教师小结)4、教师带领幼儿随琴声分句学唱歌曲,提醒幼儿学会听前奏开始演唱并启发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请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分句学唱歌曲两遍。

(2)请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先请幼儿小声跟随教师演唱一遍。

5、请全体幼儿看课件记忆歌词,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全体幼儿歌表演《种瓜》。

2、音乐游戏《种瓜》:教师扮演种瓜人,幼儿扮演西瓜随音乐进行游戏表演。

小班游戏律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木匠劳动程序的基础上,学习有序的创编小木匠做工、休息的工作

2、熟悉乐句,能听清音乐的变化变换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带孩子参观过木匠的工作,了解木匠工作的基本程序,认识过工具。

2、相关教学音乐、木匠做工的图片、录像

活动过程

(一)律动《我爱劳动》。调动幼儿情绪

(二)感受音乐。初步感受乐曲的节奏与结构。

感受音乐的性质

2、感受音乐的节奏

3、感受音乐的结构

(三)学习创编动作

1、导入课题,交流经验。

2、观看录像,会议木匠动作。

3、跟着音乐自由模仿木匠动作。

4、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集体模仿

5、集体跟着音乐做锯木头、刨木头、凿木头、钉木头的动作。

6、创编小木匠完工后的动作,体验其预约的情绪。

(四)完整表演律动(注意动作合拍,并能较好地表现木匠工作室的情绪)

1、第一遍提醒幼儿注意音乐变换处小木匠动作的变化

2、第二遍和小椅子合作表演,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演情绪

一、教学建议

?活动目标】

1、在韵律活动中感受天鹅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乐句。

2、借用天鹅的图片和传递游戏,提高肢体表达能力。

3、在即兴舞蹈的各层次游戏中,体验即兴创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欣赏过《天鹅》音乐。

2、物质准备:音乐cd、不同姿态的天鹅图片、边长1.5米的方形纯色布单一块。

?活动过程】

1、律动导人:教师用简单、对称的身体律动引领孩子们来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2、教师引导幼儿分三个层次欣赏不同姿态的单只天鹅图片,借助图片的支撑引发幼儿模仿、创造单只“天鹅”的动作造型。

图片一:教师结合对幼儿们关于天鹅的描述进行简单的小结,边说边来用肢体动作来诠释。

图片二:教师引导幼儿表现天鹅翅膀张开的力度与美,鼓励孩子们探索飞翔时翅膀的不同空间位置(高矮、前后、翅膀的张开程度)的表现。

图片三: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天鹅的不同姿态美,鼓励孩子们在模仿的基础上创编出不同的天鹅造型。

3、借助传递游戏,引导幼儿尝试合乐舞动并造型。

(1)散点上的传递。

(2)圈上的单人传递。

①引导幼儿欣赏双只天鹅造型的图片,从模仿上升到自主探索双人合作肢体造型。

②通过与配教老师的合作示范双人天鹅舞蹈与造型,副导幼儿进一步感知与朋友合作时需要关注的舞蹈要素:空间位置的变化与利用、舞者间的身心交流、肢体动作的多样化等。

③幼儿尝试与朋友合作听音乐舞蹈并造型,教师借助眼神、动作、语言等给予孩子们支持、认可与启发。

④圈上的逐一传递:

4、欣赏教师用舞蹈讲述[]的关于天鹅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感知肢体动作的魅力,喜欢上这样的表达方式!

二、创意集锦

1、在天鹅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幼儿自己用绘画或肢体动作创意再次感受音乐乐句。

2、可以让幼儿通过已有的单人到双人的造型经验继续借助图片地支撑引导幼儿模仿、创造多只天鹅的动作造型。

3、可以将歌曲的cd放在音乐表演区内,让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如;头饰、纱巾或服饰等道具进行情景表演。

三、友情提示

1、关于乐句的问题。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如何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乐句,是进行该活动的一个基础,对幼儿能否在即兴舞蹈中与音乐和谐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简单有趣的动作示范,带动幼儿模仿,设计游戏让幼儿参与欣赏和韵律活动让幼儿来感受乐句,这些都可以在第一课时去完成。但是,幼儿是否能随乐即兴,是否能即兴时关注到音乐的乐句仍然是幼儿阶段甚至更长一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培养的目标,所以教师要既要欣赏幼儿独特有创意的表现,也要接纳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2、关于传递的方式。

教师对于传递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探索和尝试。传递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明显的动作传递,也可以是不明显的眼神的传递,目标都非常明显,它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才能指导下一个被传递到的对象是谁。所以,教师作为第一个传递动过的示范者,要能够运用多种传递方式,让幼儿观察模仿学习,当然这个不是本活动的重点,希望教师自己灵活运用即可。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假期安全教育教案8篇

小班安全教案模板6篇

小班语言梦教案模板6篇

幼儿小班常规教育教案7篇

亲亲我小班音乐教案8篇

小班安全教案模板模板6篇

小班安全教案模板优秀7篇

小班开学初安全教育教案8篇

小班语言梦教案最新6篇

小班舞蹈活动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908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