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就是要把我们自己工作中的心里感受以及收获写出来,心得体会的书写是可以让自己的想法铭记于心的,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篇1
本次小学数学90学时培训分三个时段进行,安排的形式比较多样,从第一时段的教学理论培训(集中听各级名师专家的讲座),到第二时段的教学实践培训(听课、评课、模拟上课),再到第三时段学员课堂展示。总的来说,对自己的触动还是比较大的。下面就谈谈这次培训对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学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作为一名农村数学老师,我们最需要知道的还是“如何上好一节课?”要真正上好一节课确实很难,所以这方面的理论学习是我们最需要的。第一阶段的理论学习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听了多位名师特级教师的讲座,学习了教多,页教实用的理论知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和疑惑,经过这些专家的引领点拨,使我们迎刃而解。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线教师,只有深入的研读和挖掘教材中所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好教材。每天听着专家们的精彩讲演,他们的一句话一个观点,都能让我深思,在收获学习果实的同时,也深深领略到了他们厚实的文化底蕴,执着的教育追求,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些都让我感到汗颜。回顾自己的教学,才发现自己虽然一直在教学一线,但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懒于反思、总结。理论学习让我亲身体验到了专家、名师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以及渊博的学识,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才是充满魅力的课堂。
二、教学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在第二时段的实践活动,可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名师示范指导、观摩学员模拟上课并小组研讨,再到泽国二小老师上课,学员们应用廖校长的课堂观察法,用数据从个各观察点去点评教师的课堂,让我记忆深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真实感受到同仁们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同时给大家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课堂教学不只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所做的付出,也不只是别人交付所完成的任务,作为一名教师,也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让课堂走进生活,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活经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课堂才会显得朴实而又睿智。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让我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优秀的数学课堂,他是情智共生的课堂,让学生心灵闸门不断开启,智慧的火花不断点燃。评课交流可以使人的思考更加广阔,博采众长。通过每次课后的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与思考,都能让我获得很多启发与收益。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有不断提升,对能做好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有了更多的努力目标。我将时刻反思着自己的不足与差距,寻找着自己努力的方向,相信这次90学时培训对我今后的教学一定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学无止境,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是在培训过程中我受到的思想振荡将激励着我今后的教学生涯。
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篇2
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统计,统计有什么特点,在生活中统计有什么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统计有用,自觉进行统计,从而培养统计意识.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从另一个角度看,数学的发展往往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是问题的提出,然后是收集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再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一些判断以解释或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
提出问题这是特别重要的,没有问题的统计无异于无病呻吟,不难想象:没有目的,老师让学生来数一数有几朵花、有几个人等,这样的统计活动在学生心里会留下什么?
要注意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如果一节统计课下来,只是教学生填写统计表,计算数据,而不感受统计表的作用,学生会对统计感兴趣吗?会产生统计观念吗?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事例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例如:全球水资源的匮乏、塑料袋带来的白色污染、中国的人口增长与人口控制、以及对学生身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展开调查。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多了解统计的作用,引发类比思想,产生解决问题的导向机制。
统计可以对相关事件做出决策、对随机事件做出预测、对相关观点做出说明、对出现的现象做出分析。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体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型角色;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简单地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共同协商对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注意培养学生交流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的进行讨论与质疑。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过程。
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篇3
12月5日,我参加了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感触颇深!
上午,侯正海教授对数的运算教学展开,第一部分运算教学的历史背景让我对运算有了新的认识,从技能立意阶段,到能力,再到素养,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有尊重规则的意识,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精神。第二部分是素养立意的运算过程,借助教学实例,我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今后也应从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算理-迁移算理几个方面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算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在综合练习的时候正确率高。第三部分估算教学,让我对估算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前感觉估算在考试中的分值并不高,所以不是太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听后发现对学生的思维真的很重要,今后要在这方面多做努力。最后一方面是研究学生,让我明白“以学定教”的本意。
下午,黄为良教授从“图形认识”教学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辨析与思考方面展开,主要给我们举例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30个问题,让我对平时不太会表达的数学语句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感觉数学学科真的是严谨、科学的,也学会了怎样表述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仿佛多了盏指明灯,甚是感谢!
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篇4
长期以来,我们作为教师都在为一个个的教育问题犯难,总是在寻找新的方法,吸收新的理念,而今天,在网上学习了之后,我受益匪浅,接下来我将谈谈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这时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篇5
新课改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合作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合作已经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基本素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会因他们年龄相近,思维水平相差无几,更能让他们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弥补教师无法面对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另外,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固然好,但需要教师掌握好度,不能把每一个问题都交给学生讨论。新教材提供了很多问题串,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好它们,对于那些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让他们自己去摘,对学生独立思考后,仍有疑惑和困难的问题,方可组织讨论交流,防止把交流讨论形式化。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全班交流。无论哪种形式都注重全员参与意识,防止有的学生趁机开小差,光当观众不“演戏”。教师更要关注交流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以数学知识为中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数学语言发表对知识的认识,表达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在这几种不同层次的交流中,学生会澄清认识,增强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事物的本质。另外这种开放民主式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创造了表达独特见解的机会,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久而久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了,能动性和创造性便能不断发展。
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篇6
曾经参加过许多教材培训会,但从未参加过这种形式的培训。
今天是x月xx日———小学数学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会议结束后看到教师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不舍。与其说是培训,倒不如说是盛会!
作为小学数学中心团队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有全县教师的艰辛付出和领导的精心策划下,全县的教师这十几天来的付出,让我震惊!
记得第一次听说暑期培训时,我有些担心,老师们能认真地对待吗?会不会变成一种形式。我想有很多人会这样想。但经历十几天的培训,这种担忧早已荡然无存。老师们参与的热情,发言的积极,精心的准备,讨论交流的激烈的场景,让我无不为之感动。我在想这又源于什么呢?
这次培训然我有无数个没想到:没想到会场秩序是那么井然有序;没想到老师们学习的热情那么高涨;没想到老师们进步的愿望如此的强烈;没想到……曾经看到发言教师准备到深夜憔悴的面容,曾经看到老教师腰酸背疼不得已而站着听讲,曾经在深夜收到老师们发来的心得……
我在经历着,也在感受着,更在收获着……有种欲望叫做进步,有种信念叫做执着,我想每个人正是怀揣着这种追求聚在一起,这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这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在这次盛会中我们摄取着自己所需的营养,所以我们累并快乐着!
小学数学送分题培训心得篇7
8月26~28日,我参加了区教科培中心组织的数学培训学习活动。在培训期间听取了专家、名师们的观摩课以及专题讲座,使我更深一层领悟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也使我感受到了作为新教材的一名数学教师身上的责任。现在就将我这几天的学习心得及体会做一下简短的汇报:
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如:吴正宪老师所上的《相遇问题》一课,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她态度谦逊平和,与学生们真诚的沟通,都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使我们领略了专家的风采。虽然讲的是应用题教学,但吴老师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分析数量关系,而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用身体语言在表演中理解“同时”、“相对”、“相遇”等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而又和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词语,这样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增大了数学的趣味性。整节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习气氛热烈。
创设数学问题的生活背景。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沟通效果,如果能使教学内容与儿童思想情绪和需要相适应,依据儿童的兴趣及个性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就比较容易吸引儿童产生兴趣,这是激发儿童积极主动地感知数学现象、努力探寻数学奥秘及规律的必要条件。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张维国老师教学的《确定位置》,就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这对于学习数学有直接的帮助,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
“我们不能像那些无知的牧童,只凭着性子牵着牛鼻子走路,我们要学习那些有经验的农民,他们牵牛时,只到转弯的地方抖动一下缰绳。”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会把培训中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课堂中,让自己的课堂也充满生命的活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