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范文网 >教育心得体会

2024年民法典作文5篇

通过提前列好提纲,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作文的段落和句子,使得作文更加流畅和易读,书写作文是我们展示个人能力和才华的机会,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年民法典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民法典作文5篇

2024年民法典作文篇1

2020年5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一经公布,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热点。作为基层干部,就要蹭这个热点,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同时,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带头人和老实人,让民法典根植于心、笃于行。

以人民为中心,问计于民、服务于民,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因涉及面广,涵盖面深,对每一个人的言行具有很强的约束意义。作为基层干部,是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的,是人民群众身边的知心人,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始终做到人民群众在哪里、干部的心就在哪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干部就要去想什么,人民群众盼什么、干部就要干什么。只要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化人民群众之困,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的实干精神藏在心头、放在嘴上,干群关系就十分融洽,人民群众就会把干部当亲人,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干部讲,还处处夸奖干部的好,把干部当成无话不说的亲人,大家共同携手为小康生活齐心奋斗。

以典型为榜样,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甘于奉献的老实人。身处基层就要为基层人民群众谋事干事,首先要讲奉献,奉献是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利益至上等甘于奉献,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甘于奉献乃至生命。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白衣天使、“直播带货”的县长、深藏功名60多年的老英雄张富清、排雷英雄杜国富、奋战在脱贫攻坚付出宝贵生命的黄文秀等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作为基层干部,在学习榜样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的同时,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修身做表率,才能做到学有成效、行有标准、做有样子,就有人民群众的“口碑”,干部所做的事业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4年民法典作文篇2

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

民法典一头连着群众、系着民生民计,一头连着法制、引领社会风尚。民法典自启动编纂以来,广受社会关注。只有让民法典真正走进群众、深入群众心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解决时代“痛点”,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民法典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们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在民法典即将正式实施之际,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这一要求,将通过普法工作,推动民法典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民法典更加深入群众心中,让群众更加了解和掌握民法典、正确使用民法典,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宣传好、实施好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普法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好民法典,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必须强化民法典普法工作的规划和谋划,将民法典的普及工作作为“十四五”普法工作规划的重要内容,分层次、分重点、分领域开展好民法典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能够通过普法教育,更多、更好掌握民法典知识。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注重在青少年中加强民法典教育,使民法典走进校园,走进青少年心中,为青少年增强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使民法典所蕴含的基本理念与确立的规则成为青少年知识构成的重要部分,成为青少年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遵循。

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的提高,是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法国大革命先驱者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或铜版上,而是铭记在公民们的心中。普及民法典,除了加强法制教育以外,创新法制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也必不可少。相关部门应切实肩负起民法典普及工作的责任,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完善法制宣传体系,推动负有法制宣传责任的部门真正肩负起责任,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制度化、体系化的民法典宣传链条,营造浓厚的民法典宣传氛围。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从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和手段入手,多编写群众喜欢的普法书籍、影像资料,以及编印以案说法的宣传资料等,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开展以相声、小品等深受群众喜欢的艺术形式,让民法典宣传教育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直抵群众心灵。

知法是懂法的前提,懂法是用法的基础。民法典不仅关乎民生、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更蕴含着“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彰显着“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理念。开展民法典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民法典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民法典深入群众心中,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我们的生活在法律保障下,变得更加美好、有序。

2024年民法典作文篇3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不由让人畅想当“全面小康”遇到《民法典》……

民法典有多么大的意义,它的亮点是什么,这些大家看看新闻就可以心中有数。民法典的亮点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呈现出来不少亮点比如未成年人受性侵、降低行为能力的年龄、延长诉讼时效等等。

民法典作为社会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呼应了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通过具体规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民法典的颁布,是维护人民权益的客观需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迈上新台阶。

构建完备的社会财富保护体系,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让公民尊严得到充分尊重、民众智慧得到极大发挥、社会财富得到充分涌流,是民法典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应当具有的历史价值。他建议,民法典颁布后,普法教育要及时跟上,尤其要通过教科书、现代通讯网络进行普及,普法教育要进机关单位、进学校社区,走进千家万户。

2024年民法典作文篇4

“从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新近透露的这组数据,可见民法典之热。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决定,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共7编加附则、84章、1260条,被誉为中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发挥基础性作用。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1260条。律师从头到尾都要熟读、记忆、掌握每个知识点。需要无数个日日夜夜学习才能精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正所谓:民之所安,法之所系。民法典、民法典,是保护人民的宝典!

这部法典,关系每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她很温柔,守护陪伴着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也很霸道,出台之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律将不再保留。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要不忘学习《民法典》。让《民法典》的为民思想和情怀,更加激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让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成为《民法典》行稳致远的坚实基础。

2024年民法典作文篇5

千呼万唤,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终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民法,是调整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几乎所有的法律,因此,《民法典》也被大家称为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人民权利的宝典,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离不开它。这次《民法典》的出台,可以说亮点多多,从第一编的总则编,到第七遍的侵权责任编,都有不少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变化。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民法典普及力度。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实施好民法典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加强立法工作、推动民法典完善发展。民法典颁布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有关国家机关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推动民法典发展更上一层楼。

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民法典落地生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

加强普法宣传、加快民法典深入民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古有商鞅变法,今有民法典颁布。从古至今,法律一直走在“时尚尖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人们新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涌现,法律在一直不断适应新潮流。我们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一传十,十传百,真正让百科全书式的民法典在世间流传,造福于人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4年胃镜室年终总结5篇

2024年新农合工作总结5篇

护士2024年个人总结精选5篇

2024年疫情培训总结5篇

2024年教师述职报告最新5篇

2024年小学校本培训总结5篇

2024年军事工作计划5篇

2024年个人安全工作总结5篇

2024年保安先进个人总结5篇

2024年护理教学总结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322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