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肯定都有不同的感受,不如写篇心得记录一下吧,无论我们内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都可以通过心得体会去记录,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篇1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是集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与一身的发展性创新人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要任务。作为幼儿教师我肩负着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重任。要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水平。这是职业的要求,也是当代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
通过这次暑假的师德培训,让我明白如何来做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幼儿教师。我觉得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具备各种综合能力。
首先要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活动的能力。教师能尊重幼儿,会根据幼儿的认知需要,选择幼儿所感兴趣的内容,把内容和任务设计到幼儿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教师设计的活动和任务应该是可供幼儿探索的、有趣的、具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希望他们发现的某种现象、某种规律或某些问题等。同时,幼儿在完成有难度的活动和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性和受挫能力得到了锻炼。
其次要具有创造性的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幼儿在活动中会出现各种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认真的做好记录。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要巧妙地进行引导,向幼儿提出一些互不相容的或缺少某些因素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然后给予指导,使他们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旁观者,活动的任务要随时根据幼儿的反映,及时的进行调整,给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放手让幼儿大胆地思考探索,让幼儿在实践中发展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培养自信、自强等品质。
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教师就必须参与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运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的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探索新的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努力积累有效的指导活动的理论和技术,积极撰写经验论文,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
现代创新教育的提出,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担负着巨大的责任,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必须成为一名创造型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篇2
非常荣幸的参加这次暑假学习培训,听取了各位的园长讲座以及经验丰富老师的示范课。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在教学教育工作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达,不光是教学业务上面学到很多,更多的是在教师的道德素质以及生活态度和清楚自己的人生规划。
在这个只是迅速更新的时代里,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完善自己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的圣神职责。 作为教师不光学习自身专业知识外, 同事还要学会做事人际交往。我们要做如何与家长沟通。如何善于观察,思考,研究。做好和家长、学生、同事关系,相对的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做到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是需要不断的提升个人魅力, 在平时积累经验中获得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幼儿相处中要获得幼儿的信赖。多读书,提升自己,要再教学业务提高需要在工作不断的反思自己。在教师这一行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了。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自己的经验与方法。这就做为一个好的老师的标准。
在教育一行最重要的就爱心,有爱才有教育。良好的师德师风事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教育是需要公平的,教育是需要高质量的。
总之在次学习培训中,体现了幼儿园领导对我们老师的关心,也体现了幼儿园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大的激励老师的工作热情,我也相信老师们从这次培训中学习了许多的宝贵的经验,我也不例外,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经验丰富的老师不断学习。
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篇3
幼儿教育的核心职能正是在于既要保证每个幼儿适应现实的社会,更要保证他们适应并创造未来的社会。这就要求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着眼于现实的基础上,还必须放眼未来。创新教育在其中不仅具有显着的社会发展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个人发展价值。
当今幼儿教育正处于嬗变中,既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嬗变,这不仅表现在园舍硬件的美化、优化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理念上,从严重忽视创造性才能的发展,到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提供创新实践。同时创新教育的内容是方方面面,包含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模式和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政策和管理创新等等。
所有这一切,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让幼儿“换脑筋”,教师首先自己得“换脑筋”。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教师对幼儿、教学和教师自身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建立新的幼儿观、教育观和教师观。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特长,扬长避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从培养新一代人的创新精神,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高度来重视创新教育。
倡导创新教育,就是要把孩子从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压抑中解放出来,恢复他们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创造性,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并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把幼儿看作是弱小的,被支配的对象,强调他们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缺乏独立性。实际上每一个幼儿来到幼儿园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们自己的情感世界,如果教师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那么他就能够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承认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保护和珍惜他们的创造性。
传统教育中往往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确性,扼杀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一群孩子:“你们知道花儿为什么会开吗?”孩子们纷纷回答:“因为它睡醒了”,“因为它听见鸟儿在唱歌”,但主持人却“果断”地说:“不对!”这里的“不对”两字虽然说起来轻松,但却毫不留情地扼杀了孩子们爱幻想的天性。主持人拿成人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孩子的回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吗?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有过与该主持人相似的言行呢?
当幼儿提出与你不一致或者截然相反的意见时,你是否认为他是在故意捣乱,或者认为他们的想法很愚蠢?同样地,当你的班上出现了特别调皮、特别捣乱的孩子时,你是否在心目中把他列入没有出息,不可救药的那一类孩子?每个幼儿除了有自己的看法、观点和思想以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性格特点,每一种个性都有他的优势和不足。承诺并尊重他们的个性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前提。只有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发挥。其实幼儿往往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思考,他的回答或许不全面或不完善,但代表了他们的想法和思考方式。无论对与昏,我们都应该鼓励这种行为。因为,在你的鼓励声中实际上包含着对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的鼓励。
同时,幼儿还是一个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幼儿还正处在成长之中,是一个不成熟的人。因此,在他们的身上必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如好动,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等。这时,教师应该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尤其是对那些不太遵守纪律,不太听话,喜欢异想天开,好表现的幼儿更应该这样,在有的教师心目中,这是一些不太容易管教的幼儿,然而,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这些幼儿身上所具有的特征是创造性人才所应具备的。如果教师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待他们,那便是对创造性的一种漠视甚至是扼杀。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们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幼儿,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他们,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惊奇的感受。发展的人还意味着幼儿身上蕴藏着巨在的潜力,教师应当看到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每个幼儿身上都具有很大的潜力,他们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够使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要求:“热爱幼儿,一心扑在幼儿身上,承认幼儿有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幼儿都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
从实际情况看,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有三点“首先是习惯的培养,其次是兴趣的发展,第三是智力启蒙。这里不只是灌输,识记一些意义不大的知识,而且要重视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开发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幼儿教育应该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教育,教师应该时时注意保护、滋润每一个孩子刚刚萌芽的自尊心,使儿童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面对这样的要求,意大利吉欧城的幼儿教师走进了儿童的内心,他们接受了孩子更多的多样性,以孩子的思维、孩子的立场来看待事物,避免压制孩子,让孩子充分发展其潜力。瑞吉欧城的幼儿园采用弹性课程,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不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包围之中。在幼儿园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减少介入,更不可过度介入。“与其牵着儿童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在瑞吉欧,教师的角色成为伙伴、园丁、向导、记录者、研究者。
瑞吉欧有句名方:“接过孩子抛来的球!”那里的教师注意倾听儿童、注意儿童,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使自己成为孩子的伙伴。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瑞吉欧的教师要求在孩子共同建构的过程中,及时提供材料,及时变换空间,及时介入讨论,及时协助解决疑难,及时将孩子的表达方式总结出来,使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有力支持者。瑞吉欧的教师还善于不断引导幼儿深入某一领域某一概念,在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深入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呈现再呈现,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总之,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创造是艰难的,创造是快乐的,创造更是无止境的。做一个创新的幼儿教师是时代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改的需要。只有解放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做一个创新型的幼儿教师,勇担创新责任。
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篇4
只要说到教师的职业道德,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这样一些词: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但我觉的新时期的幼儿教师还应具备活泼开朗性格和积极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体的团队精神,然而更重要的是具备爱与责任。
反复阅读这一期师德培训的资料后,我深深感受到的是许多教师带给我们的震撼,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向他们那崇高的师德致敬。从他们身上我明白了教育得以可能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爱与责任”。教师们用爱与责任为学生筑起了学习与成长的长城,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人性光辉。
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有人说,师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在面临个人问题与更多学生的需要的抉择的时候,他们没有表现任何的犹豫,有的只是义务反顾。因此,通过这些教师的伟大而又平凡的事迹,我门更应该深刻认识到,“爱与责任”应放在师德的首位,热爱学生不能作为一句大话、空话挂在嘴上。要爱教育事业、爱本职工作、爱每一个学生并能让学生爱你。从这一点上讲,“爱是相互的,爱是一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没有对学生心灵的关爱,就不会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把师生关系建立在“爱”的基础上,“以爱育爱”就是要用老师的爱唤醒、培育学生的爱,这也是教师道德行为的根本特点。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我们更要遵照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教育理想,对学生不分等级、不分贵贱,不厌弃、体罚学生,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沐浴下成长,从而使每个人的创造力都充分解放出来。只有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真正从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去关心他们,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深入到孩子中去,关注他们的举动,观察他们的言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很好的为幼儿服务,这样就在他们心中树立的威信。我们哪个老师不想让每个孩子好起来,我们教师辛勤劳动,满腔热情的把自己的所知所解与孩子一起分享,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哺育下一代,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通过对师德的深入学习,一个个生动而赋予爱心的教师形象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教师的事迹和精神,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生动教材,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把学到的这些品德与精神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
我觉得“爱与责任”这一主题并不是空洞无形的,它是具体的、细腻的、真诚的、纯洁的、持久的行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言语,扎实开展全员育人,认真落实教师值班,都是讲师德的表现。常常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自重、自省、自警、自厉,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内铸师魂,外塑师表,在教师这一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上,努力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志趣高尚、风度气质优雅的人。
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篇5
本人通过近段时间学习了师德师风后,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孩子。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如果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
五、培养师德,应加强修养。
按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最好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提高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篇6
本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爱,代表着愿意为对方无条件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就像母亲对孩子的付出一样。作为幼儿园老师,也应该像妈妈一样爱着孩子。
我们班有个小姑娘,什么都好,就是爱睡懒觉,每次都是小朋友们都已经来了,她才慢慢的牵着奶奶的手走过来,一看见我,却会像小鸟一样,欢快的扑过来。她奶奶不只一次的说,她这个小孙女什么都好,就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明明醒了就是赖在床上,而且不仅自己不起来,也不让奶奶起来,所以每次到幼儿园都这么晚,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她早点到幼儿园来呢?平常她到了幼儿园我都会抱抱她,那次她来的特别晚,我没抱她,没想到,晚上奶奶来接她的时候,看见她一脸的委屈,一边换鞋一边跟奶奶说:“今天我来的太晚了,林老师都没抱我。”这么偶然的一句话,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我连忙拉着她的手说:“李宝宝,如果你明天早起来5分钟我就多抱会你,我们拉钩好不好?”她开心极了,伸出手指,用力的跟我敲了印章。第二天,她果然比原来的时间早了5分钟,我张开双手抱着她转了好几圈,连声夸奖她,李宝宝,今天来的真早,她咯咯咯开心的笑了。她奶奶拉住我跟我说:“林老师,昨天宇晨说她来的晚了,你没抱她,今天早来5分钟你就会抱她,早上7点30分马上就跳起来了,说,要早5分钟,哈哈”老人爽朗的笑了,想不到也有这个小孙女早上叫她起来的时候。
我发现这个办法还真有点用,就让宇晨每天都早来5分钟,直到和别的小朋友时间差不多,让她一直保持这个时间起床,果然,以后她都没迟到了,而我每次看见到早早的来幼儿园都会去抱抱她。
原来孩子们都羡慕在老师怀里多贴一会儿,希望得到和老师单独亲近的机会,这是爱的渴求,一个小小的拥抱却能改变一个孩子赖床的习惯,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多去拥抱触摸他们,适时解决他们的皮肤饥饿,那样孩子老师的心会贴得更近,一日生活会充满无限温馨和甜蜜,教育的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
幼儿园师德素培训心得体会篇7
在这次师德师风学习中,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师职业的时代性与创造性,进一步体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大意义。现将学习心得表述如下:
一、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从本次学习中,我认真品味了“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这句话。是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敬业奉献,教师要想干好教书育人这一工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与高尚的修养。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师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身为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师德修养上不断鞭策与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干好、干实。
二,教书育人“爱”字当先,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常言说“无德无以为师”,良好的师德就是教师爱学生的体现。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身为教师要对孩子有深深的爱,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那他如何能够担当教师的职责?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此,身为教师,就必须用爱心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这样才不愧为师。
总之,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用一颗赤诚之心去工作,去奉献,以高尚的师德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所谓师德就是指每位普通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当然也包括自身的内在修养。不管是教育谁,都应该以人为本,树立自身形象。毕竟教师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在孩子心中是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每位教师都应该有主人翁精神,应该把塑造人,培养人,教育人作为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师魂.....
师德是所有教师人格的具体体现,你必须要把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放在首位。从实际出发,勤业爱生,那样你才可能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使我深深体会到他们的纯真,活泼。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学生的向导,旗帜。不是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因为我们时刻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重要人才的历史使命。我认为好的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教师。
在家里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在学校,老师就成了孩子的表率,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年幼纯洁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就是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义所在了。比如最近天气渐热,在课间时,孩子们都感觉很口渴,会争抢的拿杯子去倒水喝,很容易会发生不小心踩到脚,或不小心把水倒到了别人身上等小事,从而发生打架骂人事件。在这时,老师不应只用嘴巴说让他们排好队倒水,不推不挤,这样虽然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孩子是不太会来听,他只想喝到水就可以了。所以老师应发挥老师的榜样作用,也拿着杯子在排好队的孩子后面来排队倒水喝,他们也就会学着老师来排好队喝水了。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生活常规意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老师就是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刹那间我感觉到我背负的教师这个词意义是多么的重大啊。原来在我身边的都是一群美丽的天使啊!是啊,他们是天使,可以会给你带来惊喜,带来幸福,带来一些你所意想不到的是事。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浪漫的生活。每天我们把爱与责任放在自己的左右心房,伴着孩子们一颗颗稚嫩的心灵砰然而动。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能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是偏爱还是博爱?我们可以选择爱人,选择职业,却不可以选择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每一片树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班级里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气味,有时候我们会当着孩子们的面说“__小朋友表现不好,老师不喜欢你了,__小朋友真棒啊,老师最喜欢你了。“孩子们听到这些话,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__小朋友屡教不改,看到他就头疼”,然而,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育方式恰当吗?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这样的方法我们确实运用起来了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爱孩子?爱某个孩子,爱某些孩子?爱听话的孩子,爱表现突出的孩子?不——这样的爱是偏爱!基于责任,我们的爱不应是偏爱,而应是博爱!带着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充满鼓励的目光中找寻成功和自信。渐渐地你也会发现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许多。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可能常常会听到一些圈内消息:哪个老师拿钢勺打了孩子的头;哪个老师体罚孩子,扭孩子的耳朵;哪个老师训斥侮辱孩子,致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哪个老师对孩子采取暴力措施……每每听到这些消息,我们会很心痛,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慨叹幼儿教师的素质,呼吁关注孩子的心理,强调老师不能体罚孩子。更要以身作则,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上,体现在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节上。责任心是“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心存大爱”的巨大动力。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很大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我们要严于律己,经常进行自我批评与自我反省,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积极改正,给小朋友留下一个正义的教师形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