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简单的说就是人物过去发生过的故事,一份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弘扬正气,推动工作的效力,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漳州110事迹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漳州110事迹观后感篇1
“漳州110”是群众对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于1990年成立。30余年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俗语在漳州口口相传。
漳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黄跃欣介绍说,1990年,“漳州110”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创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面向全国推广其先进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漳州110”成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警队,更成为了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
“漳州110”经历几次重大改革,1996年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2000年实施巡指分离;2016年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如今探索多警种联合作战机制。忠诚使命、止于未发、更快更灵、共治善治的时代特征熠熠生辉。
“漳州110”探索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以来,实现第一时间减少群众受到伤害、第一时间找到报警渠道、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高效依法处置。漳州市每个时段同时有63个警组、335名警力“动中处警”。
今年1月1日起,漳州市公安局110合成作战中心与合成作战警务新机制试运行初见成效,已研判破案1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名。
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张骏昌表示,目前漳州城区警情5分钟内到场率达80%以上、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漳州110”成立之初,仅靠7名民警、3支枪、1辆三轮摩托车,就在两个月内处理了上百起警情,“送孕妇上医院”“护送女工下班”两件求助警情引发了“漳州110”服务精神的萌芽。如今,“漳州110”发展到9个中队、240余名警力。“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根植在每个“漳州110”人的行动之中。
漳州110事迹观后感篇2
入警以来,肖毅坚持业余时间学政治、学理论、学法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工作中,他主动请缨,无论是调处矛盾纠纷、侦查破案,还是巡逻防范,他总是冲在最前。他还积极要求上进,于2012年10月向组织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热血铸警魂,同样也铸就了饱含英雄气概的精神。英雄民警肖毅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忠于职守的人生态度。他们是所有人民警察及司法工作人员的楷模。他们的这种和平时代的英雄豪气不仅仅道出了人民警察的雄心抱负,更道出了我们不懈的精神追求。
我们要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就是要进一步弘扬民警肖毅英雄事迹中表现出来的“严格执法、勇于执法、文明执法”的精神,从平凡的事做起,从简单的事做起,真正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工作,做到让人民满面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学习肖毅同志情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肖毅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群众热情,热心。什么事情要他帮忙,只要力所能及的,他总是尽心帮助。一位山际村民的媳妇的户口要从外地迁进大洛,遂向肖毅询问政策。肖毅不仅热心地帮该村民打听,还逐条逐句地向该村民讲述了具体的操作手续,让该村民媳妇的户口按政策顺利迁了进来。
我们要学习肖毅同志立警为公、不怕牺牲、爱岗敬业的革命精神,要继承他的遗志,进一步弘扬正气,激发斗志,恪尽职守,忠诚履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肖毅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民警,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人民警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激发爱岗敬业、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做好司法行政工作,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漳州110事迹观后感篇3
“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7个人、3支枪、一辆三轮摩托车……1990年,“漳州110”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中建立。当年10月23日,漳州芗城区一名孕妇报警求助,称其要分娩了,可丈夫外出,当地又举目无亲。“漳州110”接警后及时将其送入产房,孕妇顺利生产。
事情虽小,却引发了全队内部大讨论:“警察到底是干什么的?警察的职责是打击犯罪、维护治安。送孕妇之类的事,我们要不要管?”
几天后,那名被救助的孕妇刚出院,就抱着孩子,拿着鸡蛋、红糖来到队里。“‘漳州110’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孕妇的一句话,让讨论有了答案。1990年12月,“漳州110”在原来110报警台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二字,在全国首次发布“人民群众有困难,需要警察帮助的,均可拨打110电话”的公益广告。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从‘110报警台’到‘110报警服务台’,‘服务’两个字,开启了人民警察职责的新篇章。”漳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晓东表示。
“‘漳州110’,还是一样好!”相隔11年,两次营救均赢得群众夸赞。2006年5月,超强台风“珍珠”来袭,地处低洼地的芗城区待御新村有数十名群众被积水围困。时任三中队中队长郑瑞钟带领队员逆水前行,“一个不落”将群众救出;2017年6月2日,漳州市3小时内降雨量达100毫米,待御新村再次被积水包围。六中队中队长游文明冒雨蹚水,从齐腰深的积水中,救出一名被困的残疾女孩,队员们连续作战,最终将所有受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
建队以来,“漳州110”总计112人次立功受奖,其中一级英模1人、二级英模5人次。42批次500余位民警无一人违纪违法。仅2016年以来,群众就给“漳州110”送来锦旗及感谢信947面(封)。
漳州110事迹观后感篇4
警察故事:队伍里的他们
“漳州110”成立之初,仅靠7名民警、3支枪、1辆三轮摩托车,就在两个月内处理了上百起警情,“送孕妇上医院”“护送女工下班”两件求助警情引发了“漳州110”服务精神的萌芽。如今,“漳州110”发展到9个中队、240余名警力。“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根植在每个“漳州110”人的行动之中。
“漳州110”的孩子
1999年2月5日,“漳州110”原副大队长张志民刚回家度寒假,顾不上与家人团聚,便主动请缨护送一名重病民工返乡。
未料在高速路段车辆发生故障,司机将车辆靠边抢修时,身着警服的张志民主动保护下车休息的群众安全,确保道路畅通。约过了十分钟,一辆吉普车飞驰而来,将张志民撞飞数米远,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用宝贵生命践行了赤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承诺。
张志民同志走后,留下了年仅3岁的遗孤张钊。2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漳州110”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传承接力、关心爱护着张钊,用集体的力量温暖孩子弱小的心灵。
如今张钊已长大成人,2019年,他毅然传承父亲遗志,接过父亲的枪,成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张钊说:“我感觉父亲的形象慢慢地变清晰,我可以离他越来越近,看到了一点他的样子。”
“再快一秒”
“漳州110”在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值班三不脱”,接警后,值班民警直接从三楼顺竹竿滑下,为出警挤出宝贵30秒。
“漳州110”民警林泽斌讲述了令他难忘的故事:2017年三伏天的中午,警校刚毕业的他和中队长王建龙处理完一起纠纷,渴得不行。路过岗亭时,他接了一大杯水,“咕咚”一下喝完,要再接水时,却被中队长拦住了:“解渴就好,别喝多,万一待会上厕所时警情发生,可是要耽误几十秒。咱们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群众生与死的时间差啊!”
漳州市诚亿地产负责人王浩铮对此也深有感慨,他说:“我曾因一件紧急事情拨打了110,报警后我心中烦闷,点了一支烟,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半根烟的功夫,110民警就来了,让我真切感到什么叫出警神速。”
漳州110事迹观后感篇5
“每当想到眼前的千军万马,在不到一百年后都会化为烟云,我就忍不住感到一丝悲凉。”在了解到福建省漳州市“漳州110”的历程后,不知为何想起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这一感叹。
也许是因为,在国外不时传来战乱消息的时候,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一旦有什么困难,遇到什么麻烦,总有一个电话可以打通,有人会在几分钟内赶到你身边。这种安宁,来自人民警察,这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的队伍。
纵观“漳州110”29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央到地方获誉无数,“漳州110”用457位民警0违纪捍卫了这份荣耀。身处这样一个群体,近距离听到许多故事,有些惊心动魄,有些感人至深,更多的是平凡坚守。
无论你曾在什么样的岗位,有什么样的经历,都能从所见所闻中汲取营养,将所学所感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有这样一个地域上的便利,是一种幸运,身为漳州公安的一份子,也由衷令人感到自豪。然而,在参观见学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漳州110”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的前身——治安巡逻中队条件非常困难,人员装备极其匮乏,一度面临被分流解散的危险,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它触底反弹,走到今天?
有一本书,两种植物,三句话,也许能解答这个疑问。
一本书
前段时间路过一个书摊,看到十几年前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我们仨》,封面和从前一样朴素,意外它仍摆在很显眼的畅销书推介处,翻到最后一页,它的刊印数已经从第一版的几十万册,到现在的650万册。这本回忆性质的文集,从头至尾皆是平淡的笔触,读过的人无不认同书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这本书多年来广受读者欢迎,正好印证了作者杨绛在书中的一句话:“精神不死,灵魂不灭。”只要一个人、一件事所蕴含的精神有价值,能带给人启发,能鼓舞人心,那么这种精神就会开枝散叶,代代相传,“漳州110”正是如此。
这些年来,“漳州110”这支队伍出现的英雄和模范,用言传身教给它写了一本书。虽然这本书未曾印发,但它带来的精神能量已流传下来,势必会每年为队伍注入的新鲜血液。
漳州110事迹观后感篇6
对很多福建漳州市民而言,“漳州110”是伴随他们成长的名片。我是一名普通的80后公司上班族,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漳州人,从小就耳濡目染“漳州110”的事迹,但一直觉得“漳州110”很近又很远,近的是街头巷尾经常看到110,经常听到110的故事,远的是漳州社会治安好,自己没有亲身接触过110。
直到有一天,我才切身体会到“漳州110”的快速反应。2018年4月份,我租借了一辆共享单车,中途没锁就去办事,回来单车找不着了,也不知道是被骑走了还是有人恶作剧,我赶紧打电话给单车服务公司,得知如果一周内找不到单车要赔偿损失1680元。我当时就着急了,在周围人的提醒下拨打了110,感觉不到2分钟他们就出现在我面前,我着急的心情马上缓和下来,民警迅速询问了我丢车的情况,带着我调取各个路口监控,一个小时就在路边找到了丢失的那辆单车。
无独有偶,2018年8月,我参加朋友的婚礼,那天新娘子接到了“漳州110”的电话,通知她之前被盗的电动车已经找到,可以去认领。新娘子刚开始觉得很不可思议,以为是诈骗电话,在确定信息真实后,新娘子高兴地拥抱了我半天,这辆电动车见证了新娘和新郎的恋爱过程,在这个特别日子,“漳州110”带来的是最好的结婚礼物,是锦上添花、双喜临门。这件事情让我非常感动,还分享到朋友圈,很多朋友都点赞留言。
年底工作繁忙,我经常要忙到很晚。有一次,和一个女客户谈到凌晨2时,于是就带着她出去吃点东西。客户很诧异,对我说,“都这么晚了,别说还有店家营业,我们两个女孩子大半夜的走在街上,你不觉得很不安全吗?”我很自豪地说:“在漳州无论白天黑夜,走几步就能看到110巡逻车,很有安全感的。”果然,我刚说完,身边就经过一辆“漳州110”警车。“你们漳州治安真是好啊!难怪你敢大半夜出来吃东西。”客户对漳州治安环境的好感,也为我带来一些便利,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客户的距离。
很感谢“漳州110”,生活在有“漳州110”的城市真好,让我感到很安心,很幸福!
漳州110事迹观后感篇7
1999年2月5日,“漳州110”原副大队长张志民刚回家度寒假,顾不上与家人团聚,便主动请缨护送一名重病民工返乡。
未料在高速路段车辆发生故障,司机将车辆靠边抢修时,身着警服的张志民主动保护下车休息的群众安全,确保道路畅通。约过了十分钟,一辆吉普车飞驰而来,将张志民撞飞数米远,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他用宝贵生命践行了赤诚为民、无私奉献的崇高承诺。
张志民同志走后,留下了年仅3岁的遗孤张钊。20多年里,一代又一代“漳州110”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传承接力、关心爱护着张钊,用集体的力量温暖孩子弱小的心灵。
如今张钊已长大成人,2019年,他毅然传承父亲遗志,接过父亲的枪,成为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张钊说:“我感觉父亲的形象慢慢地变清晰,我可以离他越来越近,看到了一点他的样子。”
“漳州110”在初创时期实行不脱衣、不脱裤、不脱袜“值班三不脱”,接警后,值班民警直接从三楼顺竹竿滑下,为出警挤出宝贵30秒。
“漳州110”民警林泽斌讲述了令他难忘的故事:2017年三伏天的中午,警校刚毕业的他和中队长王建龙处理完一起纠纷,渴得不行。路过岗亭时,他接了一大杯水,“咕咚”一下喝完,要再接水时,却被中队长拦住了:“解渴就好,别喝多,万一待会上厕所时警情发生,可是要耽误几十秒。咱们的一秒,可能就是人民群众生与死的时间差啊!”
漳州市诚亿地产负责人王浩铮对此也深有感慨,他说:“我曾因一件紧急事情拨打了110,报警后我心中烦闷,点了一支烟,让我没想到的是,不到半根烟的功夫,110民警就来了,让我真切感到什么叫出警神速。”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身边榜样事迹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