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范文网 >教育心得体会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7篇

在当下的社会很多人都会在看完电影之后写观后感记录自己的收获,看完电影之后我们的收获有很多,赶紧拿笔写份详细的观后感吧,以下是白领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7篇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篇1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提升工友的文化生活与幸福指数,2020年9月5号公司组织三十余名项目一线员工赴电影院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以此缅怀为抗战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英烈。观看电影《八佰》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是国民党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真实历史改编。

当国家遭受侵略时在我们看得到的或者看不到的地方,军人们用他们的血性和担当,来践行属于军人的荣光和使命。影片中八百将士受命坚守四行仓库,向国际展现民族抗日精神,在不到四天的战斗中,发生了多场战斗,展现出了中国军人们男儿之血性,粉碎敌人的一轮又一轮进攻,展现了中国军人们抗日之决心,感动了国人,也感动了世界,也为消极应对的大部分国人敲醒了警钟,唤醒了抗日热情。苏州河对面平民百姓从刚开始的冷漠到最后的觉醒,这是一个国家从死到生的希望,片中小湖北的哥哥护旗战死,化作赵子龙,骑着一匹白马,独挑大军,应了那句话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那一代人有他们的信仰,他们心中都有个信念,中华民族一定会站起来!

日军加大了进攻力度,战斗激烈,一队日军冲到了大楼一层墙根下,准备用炸药炸开一层的围墙打开突破口。中国英雄捆着手榴弹跳楼与日寇同归于尽,英雄们身上捆着手榴弹各报了家乡和姓名,面对死亡他们没有害怕,拉响导火索从六楼跳进日军当中,与楼下的鬼子同归于尽。英雄们的壮举深深的感动了租界内观战的市民,他们自发为八百壮士举行募捐,捐赠了大批的食品和药品。

这是中国军人的信仰,也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中国才有未来!这部电影诠释了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理想,他们只是想要和平,一个现在看似不能在普通的愿望,其实,电影永远是人情感的宣泄方式之一,它反映的是事实,也是屈辱,但是原来日寇几门大炮轰开中国国门的日子过去了,现在是一个新的时代,我更能感受到那代人的信仰,那代人的理想,这不仅仅是一部爱国片,也是对后人的警示,铭记历史,历史永远不能忘记,有了先人的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这部电影成功的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它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国家历史的折射,电影真真切切的反映了人性的变化。牺牲是无谓的。但如果能捂热那一颗颗冷漠的心,没有一种牺牲是无谓的,没有一种胜利是毫无代价的。

影片上映后上海四行仓库遗址,不断有人前去吊唁,纪念先烈,让这场战役不被遗忘,让年轻的一辈从小时候就要知道历史,知道我们的先辈们曾经遭受的屈辱,曾经付出的巨大牺牲。落后就要挨打,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谁都知道,谁也都懂,但是没有经历,或者没有被带入到那样具体、具象的历史场景当中,很难体会,很难产生共鸣和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甚至不是挨打,而是被屠戮,被屈辱地蹂躏。所幸的是,今天的中国高度强大,今天的中国与日本的对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先烈已逝,我辈当自强,永葆中华民族,不再受此凌辱,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篇2

?八佰》这部电影是一部讲述在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故事。

其中的三个场面令我心中波涛汹涌,热血沸腾。第一个场面是日军来临,他们有防弹盾,组成了一个大盾往仓库里攻击,国民党用枪打不破,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往自己身上裹炸弹,跳下去牺牲自己,炸了日本人。当时我的眼泪就已经绷不住了,哗哗的往下流。他们这种舍命为国家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当然,有这些勇敢的人,也有那些不敢拿枪,不敢往前冲的逃兵,也让我心里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屑一顾。

第二个场面是他们在第三日的时候。要把中国国旗立起来。当时是国民党国旗,并不是五星红旗,当时的国旗是另一个角上是蓝色的正方形,其他的部分是红色的。他们说:在自己的领土,要立起自己的国旗,不能让日本人给占领。日本人开着飞机用炮弹扫射他们,那个场面看的我气愤不已,当红旗缓缓落下的时候,有一名战士虽然血流不止,但是他一直用手撑着,他不让我们的国旗倒下。当时我真的情绪是非常的激动的。他为了自己的国家,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国旗倒下。当时租界的对面,中国同胞都在看着他们。那些战士们说,我们的同胞在看着我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要好好的守护着他们。

第三个场面就是英租界答应让国民党战士冲向他们那边儿,但是中途会有日本人用枪或子弹扫射他们。他们中途被射到了好几个,但是战士们拼命的往前爬,他们的团座说:“不要恋战,不要回头。就是死也要往前爬。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着。”听到团座这句话时,我已泪流满面。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是保护我们国家的真正的中国人。说爱国,护国不是口头上的保护,他们是用行动这样做的,当时我看到他们这种爱国情怀,不顾一切的往前冲的这种精神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心想是什么样的人这么伟大,为了我们不顾自己的母父亲、孩子就这样往前冲,只为的是保护我们国家,保护我们的同胞。

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我的口罩已经被我的泪水打湿。眼睛都已经哭肿啦!心中百感交集。影片所表达出来的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单单只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们整个国家!我爱中国!中国加油!中华加油!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篇3

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

——刘向《战国策》

要说近期最火的电影,相信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八佰》。不止因为电影本身,还在于所描述的历史事实及所向世人传达的思想精神,在相对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树立了一座灯塔。

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人在影片中感受到的也是不同的,而我感受最深的可以归结为一个字“义”。何为“义”,兄弟朋友间的义气、为人的仁义、处事的道义、军人的忠义、社会江湖的侠义……,在我看来,其实这些“义”都离不开心中的“信义”——既已信奉、义无反顾!

与子龙忠勇相往,信义相合。纵贯影片始终的离不开一位武将、一匹白马,多次出现的镜头——白马银枪、单人独骑,是的,蜀魏长坂坡之战赵云赵子龙独自面对千军万马,杀了个七进七出,救护了少主刘禅。赵云的从军生涯,自学艺下山见闻异族侵我大汉、杀我族人,便投军白马义从,到相遇心中信义相同的刘备,他也是等到公孙瓒败亡后才跟随玄德,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终生,至死无悔。

固守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实为四百余人)”,面对数万装备精良的日本入侵者,他们明知会死,但仍不退让一步,守护着当时上海完全属于中华的最后一块净土。为了什么?不止为了军令,是为民——唤起华夏人民心中的热血,是为国——争取布鲁塞尔会议的话语权,更是为心中信义——保家卫国、寸土不让、至死不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300年前的屈原不止用词句甚至用生命向我们阐述了“信义”。影片中一幕幕的情节也是相同的——送入电话与国旗、保护国旗不倒、捆绑炸弹同归于尽……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侠之大义者,为国为民。遵从自己的内心所信奉的东西,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不过是挺身而出的凡人。没有这些抗击外敌的英雄,哪里来的新中国,哪里来的现在的美好生活。信义不是虚构妄想的,是植根于生活,源自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影片中的壮士们都有父母、妻子,都有家,但信义所在、责任所在,影片最后断后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影片开头所谓的逃兵,他们来自各地的自卫军,前一刻只是在家种庄稼、干农活,连枪都没用过,但是他们最终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坚定了自己的信义。从古代抗金英雄岳飞、抗倭英雄戚继光,到近代虎门销烟林则徐,再到现代抗日英雄,乃至今日抗疫李文亮、钟南山……其实他们都是像你我一样在不同岗位上的平凡人,但是当灾难来临之际,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与职责,挺身而出,才成为了英雄。

每个人的信义都有不同:是自己的责任、目标、思想、精神等汇总而成。梁启超先生的下一句是:侠之小者,为友为邻。在如今的社会与国家下,可能不需要我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既然在岗位上就要牢记并践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有了目标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样即使我们还是平凡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我们的人生必定多姿多彩。就像保尔柯察金最后所说: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最后,让我借用蒲松龄先生的自勉联与君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篇4

首先要感谢公司能够组织这样一起颇具意义的观影行动。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里非但没有涌起一股豪情,就好像是我透过了屏幕亲眼看到了那些勇敢的战士,民族的英雄一样,我的心中充满了一股悲凉之意。淞沪会战,抗日过程中并不光彩的一次会战。四行仓库,400勇士的誓死抵抗,背后透露着一个弱国的悲凉。

电影来源于生活也反馈于生活,虽然这部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是我们也只能是透过电影所展现的内容去做评论。不要说原国军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就是个只会吃喝嫖赌的孙跑跑将军了。也不要说谢晋元最后是在租界被叛徒所打死。一味地追溯历史就破坏了电影的美感,相反一味地凸显英雄也不宜为飞将军洗白。再次回到电影本身,确切的说这部电影没有明确意义上的主人翁,而每一个奋战的战士都是主人公,每一个畏缩不前、战意低靡的市民也是主人公。电影中刻画了众生百面、芸芸市桧。有一心逃跑、精于算计的老算盘,老算盘在影片中实际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分国民的思想:“抗日肯定是有人要上的,不过不能是我”也有从不知为何而打到后面奋起抵抗的端午。端午能够代表被几百年弱势文化浸染的国人如果想要站起来的艰难!

电影中有一遍炮火连天的地狱,也有市井生活的安逸。有共赴国难的勇士,也有漠不关心的市侩。正如电影中法新社的记者询问方记者话一样:“我怎么感觉这场战争和你没有多大的关系?”对此方记者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问问寒酸一笑。这种可怕的复杂的民族情绪在我们这个饱受侵略的民族面前的确让人非常的气愤。真静心下来想想,是否应该想到“耻辱”这个词?是不是应该想到对400壮士用于“敬佩”一词。在漫长的中国的近代史,这样的外族入侵行为有很多。这样面对外辱而无动于衷甚至从中取乐的中国人始终不少。

是什么造就了国人近代以来饱受屈辱而不曾有过胜利?又是什么让国人后来真正的战胜日本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从精神层面来讲,我感觉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弱势文化的产物,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真正的底层社会基本是由宗族势力及其劣绅所控制,乃至抑制思想。底层民众很难以被开启明智,他们只知道人要向皇帝扣头,但从不过问皇帝是谁。还记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开启北京城门引联军入城的其实是中国人。第二个是民族的认同感逐渐形成,无论是透过电影400壮士所展现给国人看的抵抗意志还是抗日战争中满满融汇的主流思想。中华民族不会亡!中国不会亡!的口号响彻华夏。中国人民不再会引颅待屠,抵抗之声遍布中华大地。而这也正是《八佰》这部电影或者说400勇士在淞沪会战中所承担的历史价值。唤起人民的斗志!正如影片中谢晋元所说:“我们这个民族病了,而我们就是医治我们民族一味良药”!

时至今日四行仓库纪念馆巍然屹立在上海市区。当年激战历历在目,而今的道路依然坎坷。5000年的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奋斗史、就是一部抗争史。如今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肩挑起民族复兴的伟业。从抗美援朝到唐山地震、从对对印自卫到越南反击、从03非典到去年的新冠!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国家都展现出非凡的团结和责任感。这正是强势文化的产物,这正是最高的民族认同感!也正因为我们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目前是距离民族复兴最近的历史时期,我们才能够缅怀先烈,不让在解放战争中流血牺牲的英烈失望、不让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失望、不让自1840年以来为了民族解放,民族独立而牺牲的英烈失望!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篇5

公司组织看了《八佰》,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股热血马上冲上心头,每个人的刻画仿佛自己身临其境一般,四行仓库的英雄们守护住了国家的最后一点尊严,不屈不抗,英勇就义,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祖国同胞们做出的牺牲,国人们铭记在心。

在观看中段期间,日军扬言三小时之内攻下四行仓库,想要击溃这上海的最后一丝反抗,当日军试图通过工事摧毁墙体,让仓库中的中国士兵失去作战的阵地。紧要关头,有人身体上绑了炸弹,开启了自我牺牲式的爆破,去摧毁日军的工事。紧接着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士兵排成队,身体都绑了炸弹,只留下自己的姓名,然后就为国献身了。

看到这儿的时候,眼睛里满是泪水与激情,国人的勇敢与拼搏,外寇怎能成功,英雄是伟大的,国家的民族气概是伟大的,任何人都无法战胜,国家威武!民族威武!国人威武!

天空中的飞机中有各国的观察员,为了向其他国家表明中国的立场,冒着挑衅敌军的危险,中国士兵决定升旗,护旗手被机枪扫射,旗杆将倒之际,中国士兵用身体继续护旗,不顾生命的成为旗杆下的水泥桩。战斗机中的士兵对这种举动甚是惊讶,飞机的玻璃时不时被中国士兵打中,展示了我们的决心和大无畏的精神。

最后为了保存实力,去唤醒更多的中国人,四百名士兵决定冲过桥的对面,冲到安全区。明知道会被机枪扫射,但是这是我们必须的选择,就好像那几个冒死将电话线送到仓库的英雄一样,多活一个就是多一份希望。

危难之际,我们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区的教授也会拿出自己的枪,不愿再忍受别人的欺负,混血后代也会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因为身体里流着一半中国人的血。无数的人们拿出最珍贵的物资,为的就是争一口气。

战争是万恶的,处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要感谢英雄的先驱们,给了我们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作为现代的我们也要学习先驱的英雄精神。最后一句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篇6

“中华不亡,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民族万岁。”这个声音在我耳旁回荡,使我热血沸腾。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学去看了一部抗战类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第88师524团第一营进入了四行仓库,在守卫的第一天里,日本用了挖掘机把墙凿开,随后接连着日本军人冲了进来,有的日本人顶着铁皮开始凿墙。有的中国军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绑住了炸药,一个一个的跳下去引爆炸药。

第二天,有三个人想要通过下面的河水来逃跑,结果在拐弯处遇见了日本人派来偷袭的敢死队,三人立马潜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换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会被发现,所以其他二人连忙拉住了他,过了一会儿,日本人走了,那个人也死了,两个人游了出去,有一个人立马喊:“小湖北日本人来偷袭了,日本人来偷袭了。”上面桥上要传去电话线,但日本有狙击手,有一个名叫刀子的人过去传,他先用帽子试探,狙击手果然开枪了,他趁着狙击手换弹的时间一路狂奔,但是却在肚子上种了一抢,他躲在掩体后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抛,电话线过去了,但狙击手却一抢命中了他的头部。

第三天,中国军人升旗,要让旗杆不倒,一个个中国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开着飞机扫射,有一个人用枪瞄准,“砰”一声,飞机被打跑了,因为挡风玻璃被射爆了,当这个人还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悦中,而旁边的人却不淡定了,因为那个人看见射下飞机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后一天晚上,大部队撤退,在租借的桥上的门缝中伸出了无数双手来迎接军人们。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林则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会用我的整个生命去保卫我的祖国。

《八佰》观后感800字作文篇7

一条苏州河,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四行仓库这边是刀枪火海的浴血奋战,对面是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这就是电影《八佰》呈现的画面,影片一经上映票房就破亿,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绝望与希望相缠绕所呈现出的一种震撼。更是民族的耻辱与自豪相交杂的心灵撞击。

?八佰》中的人物并不是单单纯纯的非黑即白,而是掺杂许许多多的灰色地带——租界的民众、起先想要逃跑无意抗战的士兵、开赌场的大姐等等。他们不是纯粹的“黑”,也不是纯粹的“白”,他们是等待被“唤醒”的一个个“灰色”的灵魂。他们的“黑”在于放弃抵抗沉迷于眼前的美好幻景,他们的“白”在于愿意为八佰壮士捐物资,在于企盼出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我不能死,我娘还等着我回家呢。”这是剧中的一个人物端午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见,他们所令人愤怒的“黑”其实是由每个人对团圆尽孝这一期望的“白”所产生的。每个人都有恐惧,每个人的无畏都需要被唤醒。

影片中的苏州河(吴淞江进入上海市区后被上海人称为苏州河)隔开了租界和四行仓库,隔开了浮于表面的繁华与令人战栗的荒芜。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说过:“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河的这岸是“满目萧然”,河的那岸却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反差的确让人心酸与愤怒。“天堂”充斥着愚昧与麻木,“地狱”充满了不屈与坚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狱,而“地狱”承载的却是我们这一民族的脊梁。

当主动请缨的壮士们一个一个从楼顶无畏跃下引爆自己时,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真正炸醒了河对岸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民众。“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何香凝的这一句台词被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当国旗被升起国民欢呼叫好时,当一双双国人的手伸出时,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真正被唤醒了。

电影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日本军官和谢晋元团长的会面。身骑黑马的日本军官和身骑白驹的谢团座无疑是影片中一大冲击波,黑暗和光明、绝望和希望被巧妙地转化成日本军官的黑马以及八佰壮士的白驹。而当河对岸租界的民众们看到奔驰的白驹时的兴奋,既是新奇而更多的则是对希望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对中华民族会重新站起来的坚定。

而影片最后在废墟中踏出的带着血红色的伤口的白驹,则意味着中华民族遭受重重磨难,早已千疮百孔却仍然充满希望仍大步昂扬地向未来驰骋而去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匹白驹,它是希望,也是影片中灰暗天空下最耀眼的曙光,和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一起,重新燃起中华民族的自豪,塑起中华民族永不屈折的脊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作文梦想800字模板5篇

笑对困难作文800字5篇

学会放弃的作文800字5篇

高中作文范文精选800字6篇

作文梦想800字参考6篇

演讲稿苦与乐作文800字5篇

家乡的路作文800字5篇

800电影观后感200字7篇

关于氓的演讲稿作文800字5篇

人设与人生作文800字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166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