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范文网 >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918的观后感推荐8篇

写观后感的时候,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观后感不是看篇幅的长短来判断好坏的,而是需要有明确的中心,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918的观后感推荐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918的观后感推荐8篇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1

二十多年来,过春节看春节晚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看晚会,人们都尽量把其它的事情都安排在晚会之前,然后就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期盼已久的春晚节目。每每这时,人们就会为精粹逗人的节目而如醉如痴。最近几年的节目,也不知是人们的欣赏水平太高了,还是优秀的编剧太少了或是演员的演技下降了,反正是看完春晚后,心里面空落落的,总有股失落感。昨天晚上,我们一家虽说有点担心节目不会令人满意,但还是很早就收拾完,等待晚会的到来。凭良心来说,晚会的设置、组织、安排都很好,有许多节目也还不错,如:魔术【年年有鱼】、京剧名家唱段,尤其是那个小姑娘唱的[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太好了,但属于语言类节目的相声、小品,原本这是我们最喜欢看的节目,却一个也让我们笑不起来,就连赵本山的节目都无法让昏昏欲睡的全家振奋起来。

每年的春晚都要耗费巨大的资金、时间、和精力,如此下来,还只是这样的效果。要我说,春晚还是不搞算了,因为,再办下去也就没啥意思了!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2

每当看完一部优秀的电影我就会写观后感,今天去电影院观看了《袁隆平》这部电影,感慨万千。

袁隆平爷爷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献给全人类,使亿万饥肠辕辘的人从此吃饱,吃好,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而电影只拍了袁隆平爷爷从30岁到60岁的故事,虽然有点短,但是袁爷爷91年的人生每一年时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了解,不管是在电影中还是看袁爷爷的采访都能看到袁爷爷是一个风趣丝幽默且平易近人的一位老人家,这部影片以鲜活艺术手法再现了袁爷爷心忧天下,造福人类,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袁爷爷曾说过"人心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出生在一个好时代,不愁吃不愁穿,不曾体验过挨饿受冻的日子,物质上容易得到满足,但是精神上却得不到满足,人也容易浮躁,然而老辈的人虽然物质上较为匿乏,但是精神上却是丰富的,他们的内心也是无比纯粹的。

再次向袁爷爷致敬,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天空就不再回来,但是您的光荣奇迹将会被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袁爷爷,一路走好!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3

今天和爸爸妈妈看了《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孝”从小事做起尊敬师长,关爱长辈。“爱”父母教会我们在爱中长大,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爱生命,爱是彼此爱是相互。“礼”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从小做起,礼是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强”少年强,中国强!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放弃。从现在开始我要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懂礼貌爱家人爱自己!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4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战史如灯,殷鉴不远。”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90年前,日本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肆无忌惮地侵略敲蚀着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历史虽已远去,但记忆不可磨灭。悲壮血战与苦痛历史不容忘却,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来之不易的胜利不容忘却,为民族救亡事业牺牲的伟大英雄和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不容忘却,我们当在铭记历史中把握当下,在不忘国耻中奋发图强,将悲愤之情转化为振兴中华的磅礴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倾听历史回响,深挖精神富矿。穿过历史的浩荡洪流与苍茫云海,举目回望、满地疮痍。从南满铁路路轨被炸毁到东北全境遭受沦陷,从桥梁工厂的接连塌陷到矿产资源被抢占掠夺,从平顶山上的哀鸿遍野到数千万人流离失所,罄竹难书的战争之殇烙印着悲痛交加、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民族灾难接踵而至,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军人战士拿起“冲锋枪”,仁人志士扛起“千钧担”,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以无惧生死、慷慨前行的英雄气概与日寇斗智斗勇,用血肉之躯铸造了抵御日寇的“钢铁长城”,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沉重的过去不是束缚前行脚步的枷锁,而是起航崭新未来的钥匙,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桎梏于过往,而是将之作为“清醒剂”,在精神富矿的淘漉深挖中积蓄行进力量。告慰民族英雄的最好方式就是精神的传承。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当继续发扬“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伟大抗战精神,在延续“抗战精神”中点燃照亮民族腾飞之路的火炬,点燃中华儿女心中的“那团火”,志坚且行笃、蹄疾而步稳,铺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深厚精神底色。

沿溯时代辙印,风展斗争旗帜。淞沪大会战中的激烈鏖战,平型关伏击战中的奋勇抗敌,台儿庄保卫战中的殊死搏斗,抗战的伟大胜利来之不易,在不屈不挠的接续斗争中诞生。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军侵略,面对枪林弹雨和猛烈炮火形成的“火力网”,全国军民群情激燃、斗志昂扬,汩汩热血沸扬斗争豪情,融尽千里冰霜;铮铮铁骨彰显斗争意志,坚定必胜决心,坚持与日寇决战到底、不胜不休,历时14年的浴火淬炼最终赢来了抗战胜利。充满艰辛的抗战历程是锻造真金的烈火,锻造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中国力量。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力量在抗击疫情和抗洪救灾战场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在前,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前,难以预测的风险挑战在前,吾辈当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继续发扬斗争精神,继续增强斗争本领,越是千磨万击,越是坚韧不拔;越是风骤浪急,越是笃实沉稳。在斗争道路上,葆有历久弥坚的不泯初心、横刀立马的不折意气、越挫越勇的不屈韧劲,敢斗激流、能定风波,振奋青春意气、提振拼搏精神,以坚决斗争赢得最终胜利。

跨越逐梦山海,笃行报国之志。爱国是赵一曼酷刑之下的坚毅面容,爱国是赵登禹奋勇杀敌的无畏气概,爱国是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的不屈脊梁,爱国之情在血脉中流淌,激发出跨越山海、踏碎顽石的“硬骨头”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激荡着发展伟力。从1931年9月18日至今,90年的时间,中国从被世界遗忘到为世界所瞩目与惊叹,在奋进复兴路的征程中唱响了时代强音。无论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智慧”,探秘星空的“中国速度”,还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鲜明的“中国”标识无不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力量。展望未来,中华儿女当背好历史行囊,知耻而后勇、知史而后进,坚定爱国信念、燎原爱国之火,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化为自觉行动,在高悬奋进之帆中再乘风、再破浪,在迈出坚实脚步中再攀高、再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己力、致其功。唯有跨越逐梦山海才能抵达梦想彼岸,14亿中国人民要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深刻理解爱国奋斗的精神实质,胸怀祖国、以身许国,将个人理想同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朝着伟大梦想矢志奋斗,为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贡献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行。

以史为鉴,吾辈自强。让我们接过精神火炬、激扬斗争豪情、高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担当有为的奋进姿态齐蹈厉,在万篙齐举、万桨共划中奋力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5

09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长城脚下开讲,以"爱让中国更美丽”为主题,让我深深理解了爱的意义:

爱应该是分享,在去年令人难忘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人们学会了分享痛苦,有了爱,就有了生命的力量。作为小小的我,虽然不能奔赴那里,替他们解决困难,但我平时可以帮助我的同学讲解不会的习题;可以在同学们不开心时,倾听他们的心声,分担他的烦恼;在妈妈不舒服时,我可以帮妈妈倒开水,拿药,揉揉头……我要做一个体贴、懂事的好孩子。

爱也应该是力量。在大家不论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相信,在祖国人民的关怀下,我们一定能在短时间内,重建家园。

爱也是承担。三班的班会中,我们认识了坚强、能干、阳光的男孩——马鹏飞。在这么多的生活压力下,他的成绩还很好,读着他那排的满满、没有空闲的时间表时,主持人王小丫流泪了,在场的人流泪了,爸爸妈妈流泪了,我也流泪了,相信电视机前的我们都流泪了,全世界的人都流泪了,正如鹏飞哥哥所说的,爱是承担、爱是责任。是爱让我们迅速成长,是爱让我们战胜命运,是爱让我们对明天充满希望。

爱还是荣耀。最后一个班的班会最让我感动,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能坚持每天升一次国旗。那是什么?那是对祖国的热爱,那是对祖国的祝福!听着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那饱含激情和铿锵有力的话语,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我为我的祖国骄傲,我为我的祖国自豪!

所以,"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作为生活在幸福中的21世纪的我,虽然还不能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决心要从小事做起,从爱身边的人做起,多为别人着想,帮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好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6

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的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他是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社会学家,共产主义者,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历史上一个无产阶级领袖级人物。通过观看有关他的影视影片,我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他所处时代,他的生平事迹,他的精神及一代伟人的诞生。

通过相关视频可以得知,马克思出生于律师家庭,他很聪明,对于自己的理想目标及工作很明确。为了更好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1936年,他来到了柏林大学。在这里,虽然他主修的是法律,但是他热爱的是哲学,没有人能阻止一颗热爱之心,所以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哲学研究上。他对哲学的研究是非常之重视,觉得哲学才是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工具,它值得他学习。

在学术上,不得不说,他是非常舍得下功夫的人。他刻苦钻研,爱思考问题,并虚心向新来的老师请教不懂之处,在新来老师的建议下去图书馆看关于黑格尔的书,然后自己再消化,认真思考,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沉淀。在图书馆里废寝忘食几天,直到把从黑格尔的书中领悟出思想,完成思想的沉淀。这是一种对学识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这一期间,他加入博士俱乐部,与青年黑格尔派保持联系,并参加了许多学术交流会,这对于自身对哲学的研究也获得了一定的帮助。马克思是个理性的人。当青年黑格尔派失去了初心,他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不一样了,马克思指出错误,毅然决然与他们断了联系。这体现出了马克思的果敢。

在爱情上,不得不说,一代伟人身后,总会有一个给力的女人在支持着他,而燕妮,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燕妮,不束缚于世俗的等级观念,对于爱情与婚姻观,有着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燕妮在面对哥哥对她与马克思婚姻的劝阻时,她说:真正的爱情不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而是精神上的势均力敌。她爱他的是梦想与才华,我是自由的,我爱马克思。她与马克思是真正的是灵魂共鸣,他们是真正的自由人。显而易见,燕妮是个思想境界很深的人,懂得真正的自由和爱。她对于马克思而言,不仅仅是妻子,而且是思想上的知己,他们属于同一类人。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千金易求,知已难求”,得一知己,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就像我得到一个不二家的棒棒糖,吃的好,心情好,不亦乐乎。

在相关视频《领风者》中,在马克思的中学毕业演讲上,从一篇《青年在选择职业事多考虑》,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帮助穷苦人,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无疑,马克思有一颗博爱的心。在马克思看来,哲学,是改变世界的有力工具,没有哲学,他就不能前进。从这里可以看出,为什么马克思会对哲学那么认真上心,全是因为,这可是一个可以改变全世界的工具,而这个工具将会用在全人类的幸福上,这是多么值得去学习的啊!他体谅同情穷苦百姓,为无产阶级努力奋斗,渴望有一个和平的世界。为什么马克思会有这样的的抱负与理想呢?我想,马克思的这一理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密不可分。

当时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讲究等级,法律维护的仅仅是少部分人的权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法律是私有者对穷苦百姓施压的法宝,而穷苦人是受苦受累,不幸福的,这个时代可谓是少部分人的天堂,多数人的地狱。

在达官贵族享受真美味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时,总会有一大批人在小口小口地吃着可能是最后一餐的食物。一边是达官显贵在软绵绵的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进入梦乡,另一边的人却是在冷似铁的被窝里想着明天的食物去哪里找。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悬殊,动荡,混乱,一小部天堂,一大部地狱的时代,就像外表包装华丽,但里面却是一颗正在等待爆发的炸弹。资产阶级猖獗,对劳动人民无情的压榨,自由与平等成为空话,所处这样”一个时代的马克思,清醒地认识到改变现状的重要性。他开始与时代的不公反抗,我想,理想就是要从当前实际进行改变,才有所谓的未来。

1842年,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并成为该报编辑。他总是站在穷苦人的角度,去为他们发声,也为此遭到了普鲁士政府的报复。马克思可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枪口,没有其他人的惊慌,而是保持镇定,客观的分析事实,让来抓他的士兵无可奈何,生气离去。面对普鲁士政府的压迫,马克思拒绝向罪恶的资产阶级低头服从,从不畏惧,从不退缩。无奈,在1843年的时候,马克思被迫退出《莱菌报》编辑部,同年秋天,他与燕妮一同踏上了流亡之路,开始了他颠簸流离的巴黎生活。与卢格等人一起出版了《德国年鉴》杂志,并在这里,正式与恩格斯成为朋友。在这里,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强强联手,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研究,并在相处过程中,两人认可了彼此,达成了思想上的共鸣,成为一生挚友,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帮助极大,若没有恩格斯无私的资助,马克思也许就不会全身心投入全人类解放事业。而是得不得不为现实的生计,吃穿保暖所顾虑。毕竟理想很滴,现实很骨感!在思想上,马克思是富有的,但在物质上是严重匮乏的。

后来,他们两个加入了正义者联盟,即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5年,他与马克思一起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1848年,《共产党宜言》诞生,法国大革命像星火燎原般在欧洲蔓延开来。

法国大革命后,马克思的人生更加的颠沛流离。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换言之,我们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坚信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新时代中国人应该怎样运用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具有与时俱进性,不能生搬硬套。根据中国实际,我们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它使我们中国从弱小变得强大,从当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富有强大。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

对于我们新时代青年而言,我们也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把它当成我们的一种习惯。

马克思,他首先是个革命家,然后才是马克思,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他,值得我们去学习。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7

庚子新春,全国人民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考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从武汉蔓延并逐渐波及全国。

多个城市宣布暂时关闭景区景点。全国各医疗器械的厂家,加班加点努力生产,口罩厂的工人们放弃假期,坚守在生产岗位上,优先供给湖北;医护人员聚集武汉参加抗击病毒的斗争,给更多的人带去了希望;为了与疫魔竞速,火神山医院已全面投入使用,雷神山医院争分夺秒加速施工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疫情、切断病毒传播途径,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公交地铁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对于武汉人民来说,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生活被重新分割、春节被重新定义。

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疫情面前,大家纷纷用自己的力量来支持的武汉。音乐治愈人心,传递勇气与希望。近日,一首为武汉加油的合唱歌曲《武汉,我们在一起》在网易云,虾米,qq,酷狗,酷歌等各个音乐平台和其他网络平台热播,备受关注。

歌曲一经发布后随即引起社会各界民众共鸣,在各大音视频平台热播。全民k歌上已被445次传唱;网易云音乐上,许多听众在听到这首歌后评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还有很多人用伴奏朗诵歌词,给武汉人民和各地抗疫人们送去温暖,鼓舞和力量。

虽然这场疫情来势凶猛,但终敌不过我们14亿中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在这场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上下做到了凝心聚力、并肩作战、共同抗“疫”。

作为我们普通人,乐观积极发挥社会传播媒介的作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公益,履行社会责任,用声音传递信心和希望,用实际行动为抗“疫”前线加油助力。

大灾大难面前,让我们按照专家的建议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必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关于918的观后感篇8

随后,当我看到各国运动员朝气蓬勃的走入场内时,感到这正是一种“破冰”精神的真实展现。虽然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戴着口罩严格防护,但这并不能阻挡世界人民通过体育交流的热情。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们在冰雪之上共同竞技,正是用行动实现了最好的“破冰”。事实会雄辩的证明,困难只会让我们团结的更加紧密,因为整个人类的命运都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正因如此,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并努力实践“破冰”精神,用开放、包容、携手共进的态度面对人生与整个世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校918活动总结推荐5篇

918主题班会演讲稿推荐6篇

难忘的918演讲稿8篇

参观沈阳918观后感5篇

918观后感300字6篇

918观后感300字优质5篇

918观后感400字优秀6篇

918观后感200字模板6篇

918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精选7篇

关于换老师的演讲稿推荐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011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