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范文网 >教育心得体会

读散步读后感7篇

为了不断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一定要将读后感写好,小伙伴们可以在读完一本书后仔细起草一篇读后感,白领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散步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散步读后感7篇

读散步读后感篇1

第一次拿到这本书,被它的淡紫色的封皮吸引了。但是看着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我又有点喜欢不上它,所以我并不愿意去看它。在睡觉前的读书时间,妈妈轻轻的读起了这本书,刚开始我并不在意,但渐渐地我被它优美的语言吸引住了,我浮躁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阳光像金子,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随着里面的语言我的心情也开朗起来,读了一个,我请妈妈又读了一篇,“小雨滴是蹦蹦跳跳地来到大地上的。”小雨滴变成了可爱的小娃娃。妈妈读了两篇之后就再也不读了,弄得我的心里痒痒的。以后每天妈妈会给我读两篇里面的小散文,可是我的心已经被它撩拨起来,我再也无法满足于妈妈读的两篇,于是我偷偷的去拿起这本书,自己去阅读。我像饥渴的大地,被春雨的滋润着。

我从来不知道散文居然可以这么优美。“冬天还没有来到,山上的毛栗子就穿上了翻毛皮袄,像圆圆的刺猬爬满了树枝”那一个个毛栗子变成了一个个小刺猬。“它们穿着白色的羽衣,旋转着舞姿,从高高的天上飘下来”一片片雪花像一个个美丽的公主。“我们扬起脸,闭上眼睛,感觉到了凉凉的雪花的融化。我们身处双手,让雪花飘落在手心里,像接住了一颗颗亮晶晶的珠子。”我也不由自主的伸出双手,仿佛接住了那晶莹的雪花。“小妹妹 哭了,她把有毒的蘑菇都扔掉了”后来呢?原来“我们每个人都送她一些又白又胖的大蘑菇”,“小妹妹又笑了,她也装满了一篮子的蘑菇那”,看到这里我也跟着笑了,感觉写的真的很温暖。在《快乐的秘密》里我看到了一个为了妈妈天天在阳台周围撒一些米粒和面包渣的小男孩,这是他快乐的秘密,他希望妈妈能快点好起来。《柿子树》里的奶奶真的很善良,为了鸟儿有吃的,会在树上留下一些柿子。在本书里,我还知道了小麻雀原来是用沙子洗澡的,蜻蜓点水原来是在产卵呀,就连屎壳郎都是可爱的清道夫呢。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带着我游弋在知识的海洋里。而且从这本书里,我还知道了散文可以分为写景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知识散文和童话散文。

“春天来了,我听见春风在窗外呼唤我:走啊,我带你去散步”让我们跟着金波爷爷的《春风带我去散步》一起走进田野、走进森林,走进大自然吧!

读散步读后感篇2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散步》这篇文章,使我感受到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素而真挚的爱。

这篇文章用优美而抒情的语言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做着、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里散步。起初母亲不愿意出来,但出于对儿子的信服,年迈的母亲也走出了家门。一路上欢声笑语,活泼可爱的孩子带给了大家欢乐。迎着春风,踏着青草地,一家人其乐融融。可分歧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母亲要走平顺的大路,而儿子要走小路。作者经过考虑,准备听从母亲的意见,但母亲又改变了意见,陪孩子走小路。特别是最后作者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小心翼翼的过小桥的那个情景,更是让我体会到了亲人之间那种浓浓的爱意。是呀,有时候,这爱,这背上的重量,就相当于是整个世界!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野生动物园游玩。一路上,我这里跑跑,那里瞅瞅的,爷爷奶奶嘴上说我调皮,但是还是笑的合不拢口。动物园中,一座很高的悬桥,我一见立马高兴起来,拉着爸爸的手就要上桥,奶奶却犯了难,不敢上去,因为她有恐高症,年龄又大了。爸爸正要拉住我,却被奶奶制止住了,“好,我们过桥吧。”奶奶奶笑着说。“看,奶奶,这里多美啊。”“对,对,很美。”其实她一点也没看到景色,只顾着看着脚下极为小心的走桥了,并且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妈妈也急忙上去扶着她。从这件平常的小事中,看出奶奶对我的爱以及爸爸妈妈对奶奶的爱是多么的无私啊。

?散步》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爱是无私的,更使我感受到那种情感平凡中见伟大。

读散步读后感篇3

最近读了一篇散文《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我被文章里朴实的文字,形象的比喻,浓浓的爱意所深深触动。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好吧!松手了!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文章把幼儿很形象的比喻成蜗牛,而我们教育幼儿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想想,牵着蜗牛散步需要多大的耐心和宽容,这正是教师的伟大之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错误才能慢慢的长大,而在成长的过程中老师的正确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孩子偶尔的小错误,不要一味的指责,批评,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

孩子们就是花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给它浇水,施肥,静静的等待花开的那一天,绝对不能操之过急。虽然在等待的过程中有过烦恼,气愤,想过放弃,但是,想到孩子们童真,可爱而美好的一面,似乎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慢慢的爱和期待。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她)是参天大树!

作为守护种子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待和关爱!不以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判断孩子。静静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美,然后陪“小蜗牛”一起慢慢散步,慢慢长大。

读散步读后感篇4

亲情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今天读了《散步》一文,体会更加深刻。

从一个朴实而又温馨的画面,让我回味无穷。爱是天隔一方的思念,爱是母亲无私关怀的体贴,爱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心有灵犀,爱是人与人之间的风雨情怀,爱是朋友的火热友情,爱是领导对群众的嘘寒问暖,爱是人间最朴实的情感!

?散步》一文主要写了作者、老母亲、妻子和儿子一同出去散步的事。在散步的过程中,体现了他们一家的其乐融融、互相帮助、互相关怀,更说明了亲情无价。

在散步时,作者的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因为作者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对老人来说是比较方便的。而作者儿子却要走小路,因为走小路有意思,在路上也可以玩一玩。但是,作者毕竟是一家之主,所有的人都得听他的。作者考虑到母亲体弱多病,应当顺她的意。所以作者决定委屈儿子,因为作者陪伴他的时日还长。作者便说:“走大路”。然而,出于对孙儿的爱,就决定走小路了。

从这件开始由意见分歧到因为作者对母亲的孝心和母亲对孙儿的爱而意见一致的事,充分说明了他们一家人是多么和睦。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作者对母亲是多么孝顺,而我呢?当母亲累了时连端上一杯茶都做不到,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种种事迹都表明,亲情是多么珍贵。我们都要去爱我们的亲人,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其实,我们的亲人都深爱着我们,我们也应当爱他们,如果你没有爱,请从现在开始,爱你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要记住“亲情无价”,并好好珍惜!

读散步读后感篇5

美学历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为美正常依附于历史,文学,艺术等存在,并成为历史和文艺的灵魂。一直以来,美学家谈美学都是从历史或者文艺入手。

譬如《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的发展梳理美学。从远古到商周,从盛唐到明清。一个个看似无关的细碎事件被从历史中筛出来串联在一起,组成了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若隐若现的美学脉络。这种在千年历史中拿捏,为美学把脉的能力,无疑对审美的敏锐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其实另一位美学大家朱光潜,也按照历史的经络阐述过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中,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美,更是西方历史文化的结合体。是雅典学园到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对美的不同理解,不同的鉴赏与思考。不同的是,朱光潜把人作为一个观赏者,看美的发展,美的升华与变化,把“我”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记录者,记录下了浩浩百万字的美学体系,森严而宏伟。李泽厚则对这种态度持否定态度。他认为美是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

人是美的鉴赏者,更是创造者。美的感觉起源于人的思维,因而人不存在,美也就不存在了。不能说两位大师孰是孰非,只能说这是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的碰撞。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感受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抚摸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吟哦气吞山河的盛唐诗歌,欣赏清雅超然的山水画作比严肃地审视厚重的历史,探究一部部哲学论著带来的美感更深入人心,更能引起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共鸣。

不妨再将眼光放到《美学散步》上来。同样是负有盛名的美学著作,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像前两位那样按照中西历史发展来梳理美的脉络。正如书名所说,这本书就如同散步一般,漫无目的的散步。走到哪里,拾起什么,便对它讲解一番。看上去,似乎这本书根本就不成体系,根本就是随笔,山水,素描,雕刻,书法,哲学,诗歌无所不谈。但就在这杂乱无章中,宗白华先生却又有条有理地带我们探究了一个个美学的大问题:虚与实,道,留白,舞,生命的意蕴。在虚与实,阴和阳,充塞与空白,最高理性和最高生命等等对立的碰撞与融合中,一切已达化境,因而产生了美。再将其与朱光潜,蔡仪等的唯物主义美学对比,发现在这方面,宗白华和李泽厚不谋而合。

唯物主义的美学研究者深究着本体论,认识论等钻研,于是,对于美学的研究越发艰深,忽焉在前忽焉在后,体系巨大而难得要领。而宗白华和李泽厚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跳脱出来,不再苦究美的哲学逻辑。他们认为,与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艺中寻找美的逻辑,美的原理,不如探寻你的内心。因为美的感受正是发源于你的心。罗丹的雕刻,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羲之的书法好,好在哪里,无非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和美的对象融合在了一起,借以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向外发现自然,向内探寻自我,于是山水等外物空灵化了,也附上了情致,美自然也产生。这种境界有一点道教的天人合一之感。因此,看《美学散步》《美的历程》时,很容易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冥合天人的宗教境界。

说罢关于美学的唯物和唯心。另一方面,不妨来看看这些美学著述的依托。

比如《美学散步》,主要是依托着阴阳虚实等意境,依托着审美的心来阐述美。至于其中涉及的素描,雕刻等等,也着重于艺术家本身的境界思想来讲,而非立足于专业技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随心的书,他的逻辑是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与万化冥合”的超然境界。读这本书,不能用脑子,只能用心。而浩浩百万字的《西方美学史》则扎根于西方历史,探寻历史的美学,每一处论述都注重着逻辑,严格的剖析着各种美学哲学流派的发展,继承。如果说美学散步是随意绽放的空谷幽兰,那西方美学史更像是一棵根系深厚,枝繁叶茂的橡树。

与《西方美学史》类似,《美的历程》也是依托历史,只不过是依托华夏的历史。这本书对美的研究不像《西方美学史》那样逻辑严密,一枝一叶一根一脉的来源去向清清楚楚。《美的历程》对于中国历史中的美,采取了一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摸到了千年以来美的脉搏点,龙凤图腾,青铜饕餮,楚辞唐诗,魏晋风流等等等等。将一个个极美的点从历史的烟海中挑出来,连成一脉。如果说朱光潜是大禹治水一般将九州山河开辟分明,各行其道,那李泽厚就是传说寻龙点穴的高手,睥睨山河,找出一峰一岭,点出美学的龙脉。

至于蒋勋的《美的沉思》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与前面的几本论著有所不一。《美的沉思》着眼于书法,《人间词话》着眼于诗词。看似一本是书法论著,一本是诗词鉴赏。却又无时不刻让你感受到美的宣泄。蒋勋与王国维一样,曾经致力于对西方美学的研究,蒋勋承袭泰纳,王国维承袭叔本华,尼采。而后,他们又出奇一致地感受到了华夏大地的美,将眼光放回到了中国这片土地上来。

于是这两本书便有了依托,两种古老的中国艺术形式——书法与诗词。不难看出,这两本书尽管有西方美的影子,但根还是中国的。譬如王国维,很好的继承了中国的古雅美,在严羽和王士祯的神韵说和兴趣说基础上提出了耳熟能详的境界说。这才有了中国妇孺皆知的美的三重境界。

其实,不管如何来看,这一本又一本著作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美学家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又没能展现出美的全部。而当这些著作放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就是我们人类已经认知的美。逻辑的,内心的,严谨的,虚无的。

而通过《美学散步》《美的历程》,其实给我们带来的,是展现了美的更多的方面。只要人类的历史还将继续,那么人类就会不断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美。我们也许无法完全明晰从古至今的一切美。但至少,通过阅读这一册又一册书,我们可以掌握一点美学的脉络。因而,将自己也作为美学的主人公,美的建设者,去参与创造这宏伟精妙而又千姿百态的美学史诗。

读散步读后感篇6

初看题目会想,为什么要将美学和散步联系在一起呢?宗先生说,散步是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在于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的人可能会瞧不起,可是我们应该知道,西方建立逻辑学的亚里士多德学派被成为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水火不容。其实,灵感来自于放空,如果让自己太过于紧张和压抑,美好的感觉也难以体会到。

我们究竟该阅读什么样的书?畅销的书也读过一段时间,读起来确实很容易,也让人有成就感,可以获得阅读量的荣耀,但是扪心自问,这样有用吗?阅读经典书籍的时候,觉得十分晦涩,一小时可能就阅读两三页,但是可以回味,此时不懂,待以后经历些许之后,恍然大悟,这样的感觉不是更加奇妙?阅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就有这样的感觉。一页页的字,非常的厚重,带领我们进入美学的世界,感受这个世间的美好。其实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需要细心观察,体会,放慢自己的脚步,没有目的,漫不经心,也许会遇到多重惊喜。

中国美学中重要问题初步探索

初看文章标题十分学术,但是读起来趣味十足,有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还能学到美学的基础知识。什么是美,大家都有这样的认知,却很难说出所以然。因为美本来就是抽象的,有不同的审美观,看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评价,然而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

作者从总体美学特点和学习方法谈起,再到先秦工艺美术,古代哲学文学中表现的思想,古代绘画美学思想,音乐美学思想和园林艺术美学思想。生活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如果可以掌握方法,得到的美好感受会更多,从专业的角度去体会,也是一种幸福。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什么是意境,作者列举了五种境界。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有功利境界;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因人群共存互爱而有伦理境界;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人可以达到很多种的境界,在于内心的想法和涵养。心里想什么,眼中看到的便是什么。如果忧心忡忡,再美好的景色也是灰白两色,人逢喜事,觉得哪怕一片叶子都非常动人。

本章列举了这样一首诗:-杨柳鸣稠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首想见江南。情由景生,景亦可由情移。中国古诗的乐趣与妙处便是如此。所以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如果当年早些参透这点,也许语文的诗词鉴赏还能多得几分,哈,看来我进入功利的境界中了。

艺术的概念

艺术是个大概念,将艺术之美具体化,分解为绘画、舞蹈、音乐、书法、雕塑、园林设计等等,这些艺术形式各有特色。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取精,提高,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源自网络

看待艺术,不应该只看艺术,需要将哲学思想和艺术相结合,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动静结合,阴阳明暗高下起伏,正如道家的阴阳调和,或采取中庸之道,通过比例不断调和,协调之后达到想要的效果,这便是艺术。如果选择极端,总有一部分人难以接受,但另一部分人会认为精彩绝伦,也颇具创新性,何乐而不为?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和基??

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采用了比较法,将中方与西方的绘画历史和特点进行了比较。中国画有其抽象意境深远之美,西洋画则是具体通透写实之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比较才能更知道自己偏爱哪种。艺术的呈现也是中西方历史地理环境之差异比较,不同的历史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审美观,正是因为多元化才让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开头作者就为绘画正名,他是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极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

中国画的魅力在于气韵生动而幽淡的,微妙的,静寂的,洒落的,没有彩色的喧哗炫耀而富于内心的幽深淡远。西方则体现出和谐、比例、平衡、整齐的形式之美。各有千秋,全凭个人爱好。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第二是唐宋以来独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第三则是从六朝到晚唐宋初的丰富的宗教艺术。宗教艺术属于精神上的成就,如果没有虔诚的信徒将其传承,很难让后人领会到精髓,但是通过艺术,敦煌的飞天壁画,将这神圣的信仰和人们的情怀保存下来,供后人学习和体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痛苦也逐渐减退。这样的艺术,不仅是美的欣赏,更是心灵的净化,感谢敦煌艺术。

我有幸在武大的艺术馆参观了敦煌飞天画展,那是一次心灵的震撼。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那些画,虽然是还原的画,但是威力不减。那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神情,我欲飞天的自由和张扬,随着飘带让神思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一切是出自古人的原始感觉和内心的迸发,浑朴而天真。希望有机会去敦煌看实体壁画。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之美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作者做了如下举例: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的写景文,云冈、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宏利的寺院。看到这些,你会被中国艺术之丰富多元而惊叹,当自己的文化都没有研究透彻,何来的自信和资本去膜拜于外国艺术?当然,也不是不能了解外国艺术,只是不能过于崇拜。

这个时期的文化为何如此灿烂?可以从很多角度分析,也许政治处于乱世阶段是最大的因素。乱世中对文化的束缚没有那么大,正如春期战国时间文艺的繁荣,此时也是如此。文人可以各抒己见,时事出英雄,如果有好的见解被采纳,还能获得丰功伟绩,扬名万世。文化自身也有影响因素,人们见识到了独尊儒术的权威和专制,不想再于体制内生存,便走向另一面,道家文化,玄学清谈占据上风,而此类文化本身就是主张自由,虚幻,无即是有,任意发挥,造就了魏晋时期的自由开放之风气。

说起《世说新语》,记得小时候学过的一篇文章,当一家人在雪天坐在一起讨论诗歌时,出题人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有人答撒盐空中差可拟,然一才女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是何等的有才气啊,而这样一家人的氛围也是充满文学底蕴的。此书还记录了很多故事,让人看到这个时代的精华。

生于这个时代,可能会不幸,毕竟乱世不太平,朝不保夕,但是生于这个时代又是幸福的,因为只要你想,个人价值便能放大到最大化,是个人展示自我的舞台,想当英雄还是狗熊,悉听尊便。

读散步读后感篇7

散步从本意来说就是走路,而读完《散步》这篇文章,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笔下的散步,写出了他和家人的一次散步,因为一次不同的意见,让作者明白了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场景。在一个路口有了分歧,妈妈要走大道,孩子要走小道,我为了再陪伴妈妈,忍着走了大路,而妈妈却为了自己的孙子走小道,我背着妈妈,妻子背着儿子,一步步的向前走……

我身上也发生过这种事,在一个安静平和的周末,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火锅,有肉有菜,可能是没来得及买,我最爱的金针菇只有一点点,我只能大海捞针似的在锅里找,而我和奶奶同时夹到了金针菇,那时我还小,在我眼中没有我让人,只有人让我。这时爸爸让我把金针菇给奶奶,可我还是不听,心想:为什么,这是我先夹到的,就要我自己吃。爸爸见不管用,狠狠地训斥我,一把把我的金针菇抢下来,给了奶奶,我表示不满和气愤!因为我们都是人,谁吃还不是吃,为什么从我这拿,到了嘴的鸭子飞了,谁不生气呢?这时奶奶把金针菇给了我,对我说:“岐岐,金针菇你吃吧。”爸爸见此景对我说:“看你奶奶对你多好,那你吃吧,下回别跟奶奶抢了,要懂得分享。”

虽然这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通过《散步》这篇文章联想到此,忽然在我小小的内心感受到一股暖流,这就是家人,这就是亲情,这就是幸福!如今我再也不跟奶奶抢了,因为我知道奶奶爱我,我们家人都很爱我,现在“谦让”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教育读书心得7篇

读教育精选心得7篇

读教育书心得1000字7篇

读<爱的教育>读书心得通用7篇

读雷锋故事演讲稿7篇

读幼儿教育心得体会7篇

读教育书心得1000字参考7篇

读教研写培训心得优秀7篇

读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最新7篇

读《艺术教育》心得体会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758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